春节将至,很多人选择乘坐长途车或驾车回家过年,但是专家指出,乘车时难免会坐着打瞌睡,可能造成安全隐患。不仅如此,长时间乘车还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因此,本刊特别邀请北京天坛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宝、心内科主任陈步星、中医科主任樊永平,介绍长途乘车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隐患、不适症状以及相应的对策,指导公众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回家过年。
隐患一 颈椎受伤
1月6日晚,演员聂鑫结束一场戏的拍摄乘车转场,因为太过劳累,上车后她就睡着了。岂料汽车突遇前方逆行车辆的撞击,被反弹到电线杆上。正处于熟睡状态的聂鑫猝不及防,造成第二、三节颈椎严重错位。而同车的其他工作人员因为未入睡,在车祸突发时及时反应,只受了些皮外伤。
■专家提示:
长途乘车时,人长时间处于坐姿,加上车辆行驶中颠簸,容易使人疲惫困倦。同时,乘车时人们习惯闭目养神,进而打盹儿或熟睡。但是坐着睡觉极易伤害颈椎。人在车上坐着睡觉,通常是低着头或头部处于“左倾右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只要稍微受到外力的刺激,颈椎就易受到损伤、错位,严重的还会损害神经;特别是车辆突然转弯或急刹车时,更容易导致乘客出现颈部损伤,原本患有颈椎病的人甚至会加重病情。
因此长途乘车,应备些口香糖、果丹皮等,一是可以提神,避免困倦,二是咀嚼动作可以防止出现耳鸣、恶心等症状。
乘私家车时,首先要系好安全带;头部最好仰靠在座椅靠背上,以减少颈部不适症状。颈椎不好者,建议买个颈垫戴上,也可在医生指导下将中药吴萸子、白芥子、莱菔子、苏子各60克混合装在缝制好的3寸宽、8寸长的布袋里,自制一个颈垫,若加热后枕在颈部效果更好,不仅有助于温中散寒、通络止痛,还可提神醒脑。
隐患二 心脏不适
长途乘车一觉醒来,有人会感觉心前区不适,表现为胸闷、气短、压榨性疼痛等症状,经心内科医师检查,往往可以确诊不是心脏病,心电图检查通常也正常。这是心脏功能性异常症状的表现,与乘车睡觉长时间处于坐姿,颈部肌肉僵硬压迫神经节或颈椎病有关。
■专家提示:
可以在座位上做耸肩、按摩上肢等活动;也可以用梳子梳理头部,以缓解头部的不适。用梳子把顺着耳后向颈部反复做双侧按摩,可以缓解胸锁乳突肌牵拉疲劳症状,缓解心前区不适。
曾经出现过心前区不适症状的乘客,在出行前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备好硝酸甘油类或含有冰片的药物,以防急需。
隐患三 下肢静脉血栓
在长时间乘车后,很多人下车时常常感觉腿脚发麻、肿胀,严重者不仅会诱发静脉曲张,甚至会造成危及生命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肺血栓、脑血栓、心肌梗塞等。这是因为坐车时间过长,人的血液循环就不好,加之睡觉时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导致下肢血液静脉回流缓慢或不畅,血流淤滞造成活化的凝血因子积聚,并不断消耗抗凝物质,凝血—抗凝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专家提示:
大部分下肢肿胀都是一过性的,休息或腿部抬高即可缓解。但对于单侧下肢肿胀的患者,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及时就诊。长时间乘车尽量不要穿紧身衣裤,以免出现血流不畅。旅途中多喝白开水有助于减少血液黏稠度,降低发生血栓的几率。如果乘车时间较长,可以试试在座位上做以下几个动作,让下肢血液流通:
弯脚趾 脚趾向内弯曲保持一会儿后,再将脚趾用力向上翘,并分开,两个动作交替进行。
踮脚尖 双手放在大腿上踮起脚尖,使膝盖高于大腿平面,保持几秒钟,可有效收缩小腿的肌肉。还可以抖抖腿,也能有效促进小腿血液循环。
勾脚 双手置于大腿上,双脚平放于地面,以脚跟为轴,抬起脚掌,尽量向上伸展,直到脚腕微感酸胀。反复勾几次,可舒展筋骨、促进血液循环。
转脚腕 两脚平放于地面,抬起左脚,用双手抱住膝盖,大腿放松,顺时针转动脚腕,两只脚交替进行,可促进脚腕的血液循环。(北京天坛医院 朱丽丽)
延伸阅读
乘车防困小妙招
⒈将清凉油抹在太阳穴上,这是最传统的一招。
⒉咀嚼口香糖,最好是薄荷味的。
⒊和同车人找话题攀谈,娱乐心情。
⒋时常打开车窗透透新鲜空气,保持头脑清醒。
⒌时不时吃颗巧克力,缓解脑缺氧。
⒍去超市买几袋芥末豆,犯困的时候吃几个提神。
⒎听喜欢的歌曲或者电台,但不要循环听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