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8日 星期一

    关注家庭教育支出

    这费那费推高家庭教育支出

    作者: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8日 06版)

    编者按

     

        尽管收入有高有低,但涉及孩子的教育支出,每个家庭都是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

     

        本报记者通过采访发现,虽然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全免,但家长们仍要面对名目繁多的“费”,如补课费、择校费、赞助费等。教育支出因此成为多数家庭一个沉重的负担。

     

        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郎朗”。专家呼吁,家庭教育支出需要家长回归理性,量入为出。

     

        2012年年底,湖北荆州市一高中女生在一次考试失利后,不吃饭、不上学甚至要离家出走,精神处于崩溃边缘。其母简女士心急如焚,向尹邓安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尹邓安教授咨询解决办法。本报记者获悉后,对此事进行调查采访。

     

        2012年,简女士的女儿考上荆州一所省示范高中的三限生,2万多元的择校费,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是一笔大开支。为了鼓励女儿上进,简女士想出了记账的法子。择校费、学费、住宿及每月生活费、各类学习用品,女儿花的每一笔钱,简女士都一一记录在账本上。女儿上高中半年,各类支出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3.5万元。

     

        每次,简女士总是当着女儿的面记账,并随口说,“现在给你花的,将来都要还给我”,女儿每次都默不作声。考试失利后,女儿将自己反锁在寝室里大哭大叫:“将来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欠妈妈的钱还不了又怎么办……”简女士没想到,原本想勉励孩子勤奋读书的记账法,却适得其反,还让女儿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母女矛盾激化。

     

        简女士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记者的采访中,诸多家长坦承也曾给孩子记过账。家长们反映,现在家庭教育支出的负担越来越重,为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家长承受的压力不比孩子小。有的家长还向记者表达了他们的疑问:“到底该谁来对承受巨大压力的孩子负责?又该谁来为辛苦赚钱支付孩子高额教育支出的父母负责?”

     

        尹邓安分析简女士母女的事件时说:“应试教育制度是导致这类问题的根源。一切为了考试,分数决定一切,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能上好大学、出人头地,为此付出再多也值。”

     

        应试制度下,成绩成为家长关注的唯一问题,随着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高投入高回报”等功利性的教育观念就越来越深入人心,孩子负担增大的同时,家庭经济负担也越来越重。

     

        专家表示,目前教育支出的增速明显快于家庭收入的增速,在义务教育阶段,校内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家庭对教育质量的追求。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基础性教育支出平均仅占家庭教育总支出的19.8%,这也就是说,城市家庭的教育支出大多数花在了课外辅导、择校等方面。因而城市家庭的课外培训或辅导、买学区房、择校等选择性教育支出与扩展性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家庭教育支出的主要负担。父母又将这一负担转嫁到子女头上,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让当下的教育方式陷入“高投入,低回报”的怪圈。

     

        “现在的家长要求孩子只关心上学、考试,不让孩子劳动,其实是剥夺了孩子们发展、成长的权利,堵塞了他们成长的道路。家长不妨多注重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关注社会,让孩子健康成长。”尹邓安这样建议家长们。(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