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在一股股寒流中,我们告别了2012年,中国消费却在回暖中迎来了新一年。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获悉,201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将达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左右。
回眸2012年,哪些主题词能够成为解读中国消费的注脚?
“V”形增长,拉动经济更强劲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让担忧中国经济“疲软”的人士眼前一亮。
2012年11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4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9%,比9、10月份分别加快0.7和0.4个百分点。去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18683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2%。回顾2012年一年来中国消费的走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此前表示,“2012年的消费形势呈现出了‘V’字形走势。”
沈丹阳说,2012年上半年有向下走的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3月的15.2%下降到7月的13.1%;但在8月份之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从13.2%上升到11月的14.9%。
随着消费的快速增长,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强劲。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去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5%,在7.7%的增长率中拉动了4.2个百分点;而投资仅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
在出口大幅下滑、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网购兴起,结构优化亮点不断
距离2012年11月11日零点还有十多分钟,徐新就已经守在电脑前,淘宝网的购物车里装满了早前看好的商品。零点一到,徐新立刻下单,但购物车里的部分商品,瞬间显示缺货或无法支付。
几天后,徐新从媒体上了解到了当时的网购“盛况”,零点过后10分钟内,涌入淘宝网的购物者就花去了2.5亿元;一天内,支付宝单日交易额达到191亿元,平均每分钟约1万笔交易成功。
近年来,网络购物、服务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方兴未艾,消费形态更加多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分析说,未来一段时期内,无论在城镇还是在农村,服务业、文教娱乐、金融保险服务等新型消费类型占总消费额的比重都将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新型消费业态繁荣的同时,我国的消费结构也呈现出持续优化的态势。沈丹阳介绍说,1-11月城镇消费增长14.2%,农村消费增长14.4%,城镇和乡村的消费实现了同步增长。
巴曙松表示,扩大消费正成为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方向之一,而消费结构的调整优化,也正成为扩大消费进程中引人注目的新趋势。
政策给力,为促消费保驾护航
“一路下来省了500多块钱过路费,免费通行的日子能再多点就好了。”说起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政策,十一长假期间回江苏老家的李先生一脸开心。因为预料会堵车,李先生推迟到10月3日回老家,躲过了车流高峰。
2012年7月24日,国务院决定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高速公路通行费。十一黄金周成为首个实现免费通行的节假日。
受此政策影响,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8006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
受访专家纷纷认为,十一黄金周的市场火爆,说明政策调整激发了居民消费潜力的巨大释放。
2012年,为了扩内需,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了消费刺激政策。商务部继续实施家电下乡等扩消费政策,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出台流通领域税收减免等措施;工信部促进实施小排量汽车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促销费举措,居民消费环境日益优化。(本报记者 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