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全线贯通。广袤的中国大地,从此新添了一条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贯穿南北的高速大动脉!
180多年的世界铁路史告诉人们:铁路从来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中国高铁,不仅改变着中国的交通格局,也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这种改变,深刻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四纵四横”的重要“一纵”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高铁运行。中国铁路一举进入高速时代。
此后短短6年,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京沪高铁等时速300公里至350公里的24条高铁线路相继建成通车。高速动车在大地山川飞驰,刻画着“四纵四横”的蓝图。京广高铁全长2298公里,全线设计速度每小时350公里,初期运营速度每小时300公里,既是“四纵四横”的重要“一纵”,也是我国目前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之一。
可以说,京广高铁的全线贯通,使我国高速铁路由线结网初具规模。这条大动脉把环渤海经济圈、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等经济区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网络效应,有效降低社会时间成本,缩短沿线城市间时空距离,激发了潜在的客运需求,将使人员、物资、信息交流更加通畅,发展方式转变明显加速,新的经济格局加快形成,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中信证券研究员刘正指出,以京沪高铁为例,其线路沿途的区域随着经济增长,年客流量会自然增加3%-5%以上。
高速铁路能够有力拉动经济发展,提高中低收入者和部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消费增长,已经成为稳增长、扩内需的最大亮点。
它每投资1元,最高可带动冶金、机械、建筑、橡胶、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相关产业增长10元以上经济效益。从2008年到2010年,全国铁路完成基本建设投资达到2.5万亿元以上,创造了上千万个就业岗位。新一代高速列车零部件数量近10万个,独立成子系统的有140余个。生产这些零部件涉及的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达500余家,覆盖20多个省区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研发制造产业链。京沪高铁直接拉动了沿线城市旅游、餐饮、商贸迅猛发展。仅2011年7月至12月,曲阜三孔景区接待游客253万人次,同比增长15%。在各类酒店急剧扩张的情况下,全市酒店入住率仍提高了5%,节假日城区酒店客房几乎爆满。
缩短铁路旅客逾一半的出行时间,人均能耗仅为飞机的2.5%、汽车的20%,高铁被誉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新杠杆”。目前中国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有245个,各省会城市之间平均直线距离1500公里左右,全社会客流量处于大幅度增加态势,大中城市之间的客流增长势如井喷。而每一条高铁的年运输量,是既有普速铁路的5倍。高铁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缩短一半以上。京广高铁将极大缓解京广铁路通道运输能力紧张局面特别是春运压力,方便群众出行。
“我们很需要跑”
京广高铁的全线运营只是我国高铁发展的一个缩影。
经过近50年发展,国外高速铁路已有6763公里,分布于1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高铁从无到有,达到世界最高速度,仅仅用了6年。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349公里,居世界第一,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成为世界铁路复兴的领跑者,实现了世纪伟人邓小平当年乘坐日本新干线时感慨“像风一样快,我们很需要跑”的民族夙愿。
发展高铁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中国幅员广阔,东西南北纵横5000多公里,资源和工业布局极不平衡。我国又是人口大国,地区经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大量的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依靠铁路。这些客观条件,都呼唤铁路大动脉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4年1月,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6大中央企业、25所大学、11个研究院所、5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的68位院士、500多名教授,以及数万名科技人员,组成了一支响当当的“科研国家队”,仅京广高铁,他们就完成了43项科研课题,使基础研发到产业化生产的时间缩短了十几倍。
工程建设屡破世界难题,比如跨越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桥梁技术难题,其中主跨504米的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在同类型桥梁中具有“跨度、速度、荷载、宽度”四个世界第一。
高速列车抢占世界高点。中国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时速500公里试验列车,已在滚动试验台跑出了逾600公里的最高时速,各项指标良好。
74岁的卢强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他和他的团队参与了时速350公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空气动力学特性项目研发全过程。每当谈起高铁,他就像一个激情澎湃的青年:“我们的祖先曾经点燃了‘四大发明’的智慧火炬,照亮过人类前进的道路。今天,我们不能永远躺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做强国的梦想,我们必须用最新的高科技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有能力进行高科技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带领多领域多学科的三十几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近日考察高铁项目时认为,由系统集成、动车组、线路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调度和客运服务7个子系统组成的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系统掌握时速300公里高铁技术的国家。
2007年动车组投入运营以来,动车组列车累计发送旅客14.9亿人。动车组旅客发送量占全路比重由2007年的4.8%增长到目前的32.2%以上。2011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比2007年增加50556万人、增长37.3%。与此同时,高速铁路释放了平行通道上既有线货运能力,有效缓解了货运能力长期紧张的局面,与2007年相比,2011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增加78834万吨、增长25.2%。
许多国际人士惊讶、羡慕、叹服,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参与其高铁建设。
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部总监伊格纳西奥·巴伦预言:“中国正成为全球领跑者,世界铁路的未来在中国。”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技术及知识转移,再加上累积兴建及营运数千公里高速铁路的经验,中国拥有了最先进的铁道产业。在其他国家引进高速铁路时,中国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总统奥巴马向国会急切地讲:“我们没有理由让欧洲和中国拥有最快的铁路。”
美国、俄罗斯、沙特、委内瑞拉等国家纷纷与中国达成合作意愿,一些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泰国、缅甸、老挝、印度、波兰、保加利亚和中亚部分国家与中国达成了参与这些国家铁路建设合作意向。目前,中国铁路相关企业在境外承揽的铁路项目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同金额达260亿美元。铁路技术装备已出口至亚洲、非洲、澳洲、美洲30多个国家。
“我们很需要跑”,中国人将得到最直接的实惠。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高铁和既有线提速铁路,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惠及全国90%以上人口。那时,“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将不再是梦想。(本报记者 王小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