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傍晚,山东省日照市日照街道后楼村文体广场上就开始热闹起来,众多村民或运动健身,或吹拉弹唱、或翩翩起舞……如今,遍布日照城乡的文化活动场所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日照市委书记杨军说,加快推动文化发展,不为“装点门面”,而是自觉自愿的行动,是转变发展模式的内在追求。从“经济惠民”到“文化惠民”,踏上富裕之路的日照,正加速构建政府、民间、社会、市场、产业多方互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
寻求“最大公约数”:让政府承受得起,群众消费得起
沿海新兴城市,人均享受文化的水平不高;历史文化名城,高水准的公共文化场馆不多——过去的这种尴尬局面,源于日照发展失衡,文化建设“欠账”太多。
社会缺文化,发展没后劲,日照上下开始反思“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他们认为,实现文化惠民,就要决策尊重民意,做事符合市情,寻求两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瞄准的突破口是,增强基本文化设施与产品供给,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日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解世增认为,文化场馆作为重要的文化产品,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硬件,也是“文化惠民”的前提。几年来,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城市规划展览馆、游泳馆、梦幻海滩公园、山海天阳光海岸、数字影院、莒州博物馆等拔地而起,成为日照文化新地标。
今年,围绕“文化惠民 文明育心”这一主题,全市文化建设快马加鞭。
日照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基层和农村文化设施扶持资金,分别增加至2000万元和500万元,并设立200万元日照文艺奖。
如果说,城市“文化地标”主要面向高端文化艺术欣赏,那么,各基层文化场馆则重在满足群众最基本文化需求。
几番追赶,日照市县两级均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建成率实现100%,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进村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进村率和入户率分别达到100%和93%。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让文化惠民汇入文化民生
台上是熟悉的面孔,演的是身边事,听到的是熟悉的乡音。展示乡土文化,没有围墙的“梦想大舞台”现已遍布日照大地,形成了“港城之夏”、“山城之夏”、合唱艺术节、“说唱新农村”等演艺品牌,吕剧、周姑戏、茂腔等传统文化资源得以恢复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全民参与文化的热情,社会效益成倍放大。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群众不光是文化的受惠者、享受者,更是文化的主人翁、创造者。有了他们的参与,文化惠民真正汇入了文化民生的时代交响,实现了全民共享。
靠着文化“流动”、文化“联动”、文化“互动”,日照市“送戏下乡”1365场次,电影公益放映35000余场次,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
不仅要把文化送下去,更要让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日照市文化惠民已从单向的“送”演变成精彩的文化互动。2010年以来,日照市培训文艺骨干5000多人,举办文艺演出4000多场,完善提升基层文化设施1500多处,招募文化义工400多人,发展庄户剧团400多个,实现了群众文化活动演出内容和形式、基层文化队伍培养机制的创新,为乡村、社区培育了一支支带不走的文艺团队。
从“项目带动”到“产业聚集”: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180人的同声呼唤,1小时视听盛宴,穿越3000多年的历史时空——一场名为《日出先照》的大型旅游歌舞,成为广大游客短时间内了解日照的一个窗口。“来日照就是为了看海,但是看过《日出先照》后,我觉得日照不再是只有海的城市了。”有游客这样评价。
《日出先照》,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日照的一个文化符号,成为进一步提升日照知名度、美誉度和人文内涵的重要助推器。
日照市通过加强对活态“非遗”的保护、传承及开发,铸造起一个个亮丽的文化品牌。作为中国三大农民画乡之一,日照开发出农民画衍生产品,生产出印有日照农民画的画册、台历、书签、丝巾等100多个产品种类,形成了集绘画、装裱、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体现日照特色的文化大项目成绩斐然。今年全市重点推动的87个文化项目,投资总额达268.7亿元。莒国文街、潮白河水利景观工程等一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使用,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主要场所。
为了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日照市正按照“一中心二带三区六基地”的总体思路和发展布局,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新闻服务、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影视制作、广告会展、文化旅游、古玩收藏、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等十大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和外围层比重,着力构建地域特色鲜明、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本报通讯员 孙正武 宋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