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点评人:褚福灵(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成就巨大。应该说,我们已经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养老保险为例,我们建立了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以说养老保险在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我国人口众多,又是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条件下能够实现这个目标,在世界范围内应当说是很罕见的,从这一点来讲的话,这是一个巨大进步。目前社会保障覆盖的实际人数也在不断提高,职工养老保险现在已覆盖了3亿多人。由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还在试点,按照计划今年将会实现全覆盖,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让百姓共享改革成果
●点评人:胡晓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4.73亿人、1.43亿人、1.77亿人、1.39亿人。2012年我国将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其中城镇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要达到3.05亿人。新农保、城镇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要达到3.6亿人、4.75亿人、1.82亿人和1.42亿人。同时,将研究探索建立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登记管理制度。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进步,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让低收入群体真正得实惠
●点评人:苏海南(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对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年来,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提低”方面我们进行了不懈探索,一是提高农民收入;二是提高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三是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四是维护普通劳动者的报酬权益,比如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取得积极成效。我们可以相信,“提低、扩中、调高”方针的进一步落实,将有利于逐步理顺分配关系,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改革波澜壮阔非同寻常
●点评人:郑功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十分必要的社会投资、经济投资、政治投资与安全投资,也是走上健康、持续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不可或缺的维系机制与促进机制。在我国,短短的十年间,数亿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计划,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回顾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历程,与整个改革事业一样,同样波澜壮阔,同样非同寻常,新旧制度在曲折起伏中实现更替,在此消彼长中向前发展。尽管有过缺漏和失误,尽管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尽管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但是这一制度的变革,无疑已经以其所具有的复杂性、渐进性、全面性与深刻性,奠定了它在世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史上的特殊地位。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冯蕾、李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