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啊,我本来就是农民工。”在阜阳经济开发区豹子头服饰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时尚而大气的公司负责人曹群,仿佛看出了记者对自己的“质疑”,笑着解释:“我可是20年前就出门打工的资深农民工!”
安徽阜阳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地之一,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超过250万人。本报小分队来到这里采访“农民工”就业与保障,市委书记宋卫平给我们报出了包括“豹子头”在内的一长串由“农民工”创办的企业。他说:“看完了这些,你们就知道了什么叫大不一样的‘农民工’。”
嬗变:昔日“农民工”今朝“凤还巢”
3万多平方米生产生活设施、100万件的年加工能力、全套现代化的缝纫加工设备……不仅曹群个人的形象与印象中负重出力的“农民工”完全不同,豹子头公司也称得上一个现代企业。
“这要感谢家乡支持创业发展的好政策。”曹群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做过小裁缝的她到温州打工。由于有技术基础、能吃苦,工资比一般工人要高很多。手里有了些钱,就跟别人合作开办加工厂,吸收家乡“农民工”就业。这几年,家乡政府鼓励支持“凤还巢”,在优惠政策吸引下“豹子头”就回乡创业了。“这里的工人都是过去在外打工的阜阳人,整整400名。”
“曹群说的优惠政策一共有23条。”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司学龙介绍。阜阳出台了包括财政支持、市场准入、税费减免、信贷支持、就业扶持、公共服务在内的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创业贷款贴息。“伴生于改革开放的农民工,除了逐渐融入当地外,一部分人也具备了创业的基本条件,有了回乡发展的需求。”
颍东区冉庙镇,祥鸣达服饰有限公司里机声隆隆。公司负责人冉勤,曾经在成都、东莞等地的针织企业打工,并依靠自己的勤奋和能力进入管理层。2008年初,积累丰富管理经验的她,既看好家乡的优惠政策,也看好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转移的好机遇,回到家乡办厂。“那时只有20多台机器,十几个工人。”但政策与人力资本的优势很快显现,当年年底便增加设备200多台,安置了160多人就业。
30家“凤还巢”创业园区、近2万家“农民工”创业企业、数10万“农民工”回归就业……记者开始感受出宋卫平所说的“大不一样”!
升华:“财富”诚可贵“精神”价更高
“把穷苦和梦想装进行囊,把脱贫和致富寄托远方,把青春和汗水奉献城市,把财富和希望带回家乡……”在阜阳,几乎人人会哼唱这首《阜阳农民工之歌》。阜阳人评价:这首歌最传神的是“在城市,铸造的是辉煌;回家乡,撑起的是脊梁”这句词。
“农民工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在于物质和财富,更体现在精神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耿玲认为,农民工在默默无闻地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过程中展现出宝贵的精神品质,形成了“农民工精神”。包括信念坚定、敢闯敢试,吃苦耐劳、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回报桑梓。
被誉为“最美洗脚妹”的全国道德模范刘丽、“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一个个“农民工”因为其优秀品德而为人熟知。“阜阳人对他们的事迹耳熟能详。”阜阳日报社社长张洪介绍,阜阳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十分重视宣传“农民工的事迹”,传播“农民工精神”。“网民们也自发的转帖报道‘农民工’事迹,把优秀‘农民工’作为家乡的骄傲。”
一座“农民工”群像的石雕,背景是一张巨型的火车票,绿化全部使用阜阳土生的楝树、榆树、枣树……这是宋卫平给记者描绘的即将动工的“农民工”广场的景象。随着社会发展,农民工群体或许会消失,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转化为市民,但“农民工精神”将成为一笔具有恒久价值的精神财富。“不仅今天要礼遇这些‘农民工’,还要让后人知道曾经有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
大不一样的“农民工”,大不一样的“农民工之城”!
(本报记者 李陈续 李玉兰 本报见习记者 邓 晖)
(更多报道详见9版“迎接十八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