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30日 星期四

    广东:转型之路 通向幸福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30日 10版)
    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示了今日广东的风采。图为开幕式上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志愿者“微笑姐”。

        2011年,是广东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省GDP总量达到5.3万亿元,实现了年增长10%的既定目标,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万亿元大关的省份。

     

        但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广东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工作报告中对这一令人瞩目的GDP数据只字未提;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在全会上也指出,今年广东GDP增速预期为8.5%,低于去年的水平。主动下调GDP增速,转型升级成为广东的主旋律。

     

        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广东经济“逆势转型”提速。汪洋表示,下一步广东要加快推进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中新(广州)知识城以及海洋经济综合实验区等重大平台建设,深入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引导技术、人才、资金和重大项目集聚,继续完善“双转移”的长效机制。

     

        “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

     

        “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早在2008年3月,汪洋上任后首次到东莞调研,就说出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警示语。有人说,肇始于2008年的产业转型升级就像一场浪潮,是传统发展之“危”,但却是科学发展之“机”。广东以排头兵的勇气和底气先行先试、创新进取,闯出了以自主创新驱动、以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实践科学发展的新路。

     

        珠三角“腾笼换鸟”,粤东西北“筑巢引凤”。两个“转”字,盘活全局。珠三角产业转移转型,腾出发展空间;粤东西北整合资源,与珠三角进行产业链接。一时间,广东到处都上演着“舍”与“得”、“进”与“退”的故事。佛山禅城南庄镇镇长梁梓熙形象地比喻说:转型升级“就像嫁女一样难受”,但成功后,南庄成为了市场主导者。

     

        正当全省加快转型升级,恰遇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广东化“危”为“机”。虽然“腾笼换鸟”曾引发诸多担忧,但广东却闻“机”起舞。“双转移”、“双提升”,“三促进一保持”,勾勒出广东转变发展方式的清晰路径——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透露,危机中推动转型升级,广东曾做好牺牲速度以提高质量的准备。但在实施中却惊喜地发现,经济发展速度仍保持较快增长,而且效益更好。珠三角九市企业数量年均增长7.9%。转出近6000家企业后,引进来的1.87万多家企业中,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占了55%。粤东西北地区建起产业转移工业园,形成产业集聚,35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产值、税收连年翻番,累计创造产值逾5000亿元,税收逾24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座中等城市!“双转移”撬动了不断拉大的珠三角与东西北地区之间区域差异系数,使之终于出现历史性的拐点:从2007年的0.721降至2010年的0.633,补上了广东科学发展的突出“短板”。

     

        “广东制造”脱胎换骨,“广东智造”风头正劲

     

        一直以来,广东经济的发展主要以资源要素作为驱动力,而自主创新却被冷落在一边。在2010年的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汪洋明确提出,把自主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各级政府投入到自主创新的引导资金明显增加,也带动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全省的研发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年前1.3%提高到1.85%。

     

        今年3月1日,《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第一部规范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地方性法规。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说,转型升级改变了以前“拼汗水、拼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取而代之的则是“拼服务、拼智慧”的发展方式。广东不是不要制造业,而是不要低端的制造业。不是不要传统产业,而是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近几年,广东不断引入创新“大智慧”,为广东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引擎。广东在全国率先以政府名义、团队形式规模化引进高层次人才,分两批引进了31个创新科研团队;落实了最高支持金额达1亿元的支持创新政策。广东重视抓高新区“二次创业”、抓专业镇转型升级、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新制高点。

     

        一系列扶持高新区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也相继出台。目前,高新区以占全省0.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约1/6的工业增加值、1/6的出口额、1/3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支柱。

     

        一组组数据背后,是“创新型广东”的硕果累累。201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4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7%,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0%。全省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0%。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二,创新绩效等指标位居全国首位。

     

        广东技术自给率从53.9%上升到65%,加工贸易额占全国比重近40%的广东,去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全国水平。几个“全国首位”力挺“广东创造”——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驰名商标总数居全国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专利授权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

     

        “转型升级,不仅仅是经济的转型,更是经济社会、政府职能、思想观念的全面转型,最终目标是达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说。

     

        转型升级扎实推进,调整党委政府政绩考核“指挥棒”是关键。与“双转移”政策如影随形,调研数月、十易其稿的“广东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及考核办法”于2008年6月推出。这根“指挥棒”打破GDP崇拜,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主线。经济发展指标首次仅占30%的权重,4类42个指标,考的是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全国率先调整政绩考核“指挥棒”,目的显而易见:为转型升级“撑腰”。广东要“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不会科学发展的人让,阻碍科学发展的人下!”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借《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赋予的“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尚方宝剑,广东再探路,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新鲜经验。2009年7月,深圳大部制改革率先出台——政府机构精简近半,人们震惊。一个月后,顺德机构改革方案让人直呼“石破天惊”!三天砍掉2/3的党政机构。随后,广州、珠海、江门、东莞等地大部制方案陆续公布,广东掀起行政体制改革热潮。砍掉内耗,砍出效率。一夜之间,部门没了——数量的减少仅是表象;实际上是事权整合与平移。行政审批权下放,环节少了,效率高了,改出良好的发展环境。2010年,广东网络问政风生水起,全省21个地市和40个省直部门政府网站全部搭建起政民互动平台,通过网络广纳民意,一种理性表达、良性互动的氛围正在形成。

     

        一系列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举措也在南粤率先起步。不久前成立的广东省社工委,这个由四位省领导出任主任和副主任的“超级机构”,职能是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目前,广东省、市、县一级的社工委机构已全部成立,各级社工委干部也已经在今年3月底前全部到位,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在省、市、县三级全面设立社会工作机构的省份。今年以来,广东开展以“打击制假售假、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三打两建”活动,优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转型升级是手段,幸福广东是目的”

     

        汪洋说:“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是一个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有机整体。转型升级是手段,幸福广东是目的,二者统一于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转型升级为幸福广东开路,民生福祉成政府主业。

     

        不久前,广东公布全国第一个省级幸福指标体系——幸福广东指标体系,目的是让“幸福”成为一种整体的趋势,让争取幸福、创造幸福成为社会的主流风气。“转型升级、幸福广东”,成为广东“十二五”规划的核心任务。汪洋书记以蛋糕形象比喻了二者的关系,“没有加快转型升级,蛋糕就做不大、做不好;但如果没有建设幸福广东,你的蛋糕就分不好,或者吃蛋糕的环境就不够好。”

     

        转型升级让广东天更蓝,水更绿。近几年广东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主要污染气体二氧化硫得到有效遏制,在全国属于较轻微的污染。2011年全省平均灰霾天数为45天。省会广州市去年的灰霾天数是34天,比2009年大幅度降低60%,与2005年200多天比更是天壤之别。

     

        幸福的建设就在群众身边。广东逐步建立为民办事问民意的机制,促进民生资金从“舍得花”向“花得好”转变,促进民生项目从“事务型”向“服务型”转变。广东省各级政府每年向社会重承诺“十件民生实事”,就业和收入、教育和文化、医疗和健康、社保和住房,方方面面都要幸福。去年,广东省财政拨付资金340亿元带动全省各级财政投入超过千亿元,全力保障十件民生实事的落实,成绩斐然:落实资金130亿帮134万人脱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77.1万人,城镇基本医保参保率超95%,新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82个,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3万套。

     

        “先富帮后富”,广东扶贫开发进入“快车道”。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说:“扶贫济困,是系统工程、社会工程、民生工程、爱心工程,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目前,全省500人以上自然村已全部实现通路、通电、通邮、通讯、通电视。今后5年,广东全省财政投入文化建设资金250亿元以上。17万平方公里的岭南大地迈开步伐,“文化广东”与“经济广东”齐飞,成为“幸福广东”的双翼。

     

        (本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