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山东省烟台市文明委下发《关于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方案》,先在同人民群众生活关联度高、社会关心关注度高的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三个领域进行,再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向面上延伸。
道德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作为连续三届的“全国文明城市”,烟台从“带动”“引导”“示范”三方面入手,推动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流标准,确定教育治理“路线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打造“舌尖上的安全”,是烟台打消消费者“食不安”的根本举措。4月24日,数十名摄影师来到中国快餐50强、全国早餐工程示范企业之一的烟台蓝白快餐,用镜头对食品生产流程进行“扫描”:从原材料车间到品管部,再到成品库,蓝白快餐的生产流程全部对摄影师开放。
敢于对摄影师坦诚相见,蓝白有这个“底气”。“烟台是连续三届的‘全国文明城市’,讲诚信已经成为食品生产企业坚守的道德标准,也是每个企业的责任与担当。”蓝白快餐的当家人任吉宏告诉记者。
正是基于对“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的珍惜,烟台在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工作中,提出了“三个一”的总体要求。
目标定位上坚持“一流标准”,主动担当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责任,努力在道德建设上走在前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工作推进上做到“一以贯之”,把道德领域教育和治理工作贯穿到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在测评考核上实行“一票否决”,将专项教育和治理纳入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测评体系,对道德领域出现问题的地方和单位,取消各项评先树优资格。
为把责任落到实处,烟台确定了详细的“路线图”:在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执法部门、窗口单位中,开展“三查五创两监督”活动,即查与先进单位、与群众期盼、与职责要求的差距,创最佳服务态度、最佳办事效率、最佳服务质量、最佳公众形象、最佳业务能力,实施服务回执单监督和事后回访监督;在全体市民中,组织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干部群众珍惜“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共建思想道德高地,以每个人文明得体的言行体现整个城市的优雅和魅力。
教育治本,解决突出问题
为扎实搞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烟台坚持标本兼治,把教育作为治本之策,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等各种媒体,采取了“道德讲堂”、“文化讲堂”、“市民讲堂”、“文明巡查”等多种形式。
从6月开始,烟台分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五个层面,全面启动了“道德讲堂”建设,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有德光荣、失德可耻”理念,争做勤劳善良、文明有礼的烟台人。
同时,烟台以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严格实施食品行业“网格化、全过程”管理办法,集中开展“食品安全百日整治行动”;在窗口单位,组织开展“文明诚信企业”、“价格诚信单位”、“文明服务窗口”系列创建活动;在公共场所,大力开展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化管理”活动。市直20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和80多个窗口单位,都制定了不良道德现象治理方案,进一步规范了工作制度、办事程序和管理机制。
榜样“示范”,塑造良好风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全国双百人物”、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身患白血病、仍为工作奔忙”的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立志扎根贵州山区、最终献出年轻生命”的优秀选调生王媛媛,“靠拾荒资助100多名困难学生”的“爱心老人”刘盛兰……烟台连续开展了“烟台道德模范”、“烟台好人”评选,身边的榜样为烟台人树起一个又一个道德标杆。
前几年,烟台莱州探索实施了“4+1”道德建设工程,对烟台的道德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随着文明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烟台又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7月2日,烟台年仅28岁的企业经理周江疆,在突发火灾中先后两次闯入火海,成功救出10名员工,自己却不幸遇难,被誉为“高在人品、富在心灵、帅在行为”的“高富帅”。
烟台把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活动与大力宣传学习这些身边典型结合起来,激发争先创优、向善向好的社会道德力量,收到了“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效果。(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杨松涛 刘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