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浴血荣光》这本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创作的?
金一南:2011年5月4日至8月20日,我应邀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栏目,主讲百集系列节目《党史开讲》。节目为期100天,主要是运用一些史料和自己最新的党史研究成果,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回顾和评点党史上若干重大事件和数十位重要人物的个人命运以及功过是非。没想到当时讲完后,得到许多听众热情的回应。他们中有两院院士,有航天英雄,有知名作家、学者和歌唱家,还有很多普通百姓。
于是,我在一百讲的《党史开讲》栏目基础上潜心创作一年,并增补大量最新研究成果和珍贵史料,写成了这本《浴血荣光》。
记者:您之前出版的《苦难辉煌》一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这次的《浴血荣光》同样是党史题材。作为一名研究国家安全战略问题的专业学者,您为何会对党史研究情有独钟?
金一南:当初写《苦难辉煌》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这样问我,我也这样多次问过自己。简单说,最初出自一种感觉,随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即中华民族正面临关键性的历史进程。我们取得了很大的建设成就,具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也面临着很多全新的矛盾和全新的问题。人们思维活跃,社会思潮激荡,选择空间可以说前所未有,不同选择的后果却又大相径庭。作为一名研究战略问题和国家安全的学者,应该关注、思索、甚至解答这些问题。关注容易,思索也不难,真正要解答,又何其艰难。仅仅凭借我们今天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近代以来中国那段最为艰难曲折、最为惊心动魄的追求、选择和奋斗史,其中的养分太多了,值得我们好好思索的东西太多了,值得我们今天警醒和借鉴的东西也太多了。对这笔巨大的财富,因种种原因,并没有很好开掘。现有的开掘又多被认为是观念说教,难引起广泛持久的注意。这就是我最初提笔的冲动。
我的书中涉及的大量历史事件和人物,其他书籍中早有很多描述,但我始终觉得没有得到很好开掘。改革开放30年,使我们有了审视世界和审视自身的新视角。我们今天有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的空间,有足够的冷静,对过去作全方位的审视。
记者:《苦难辉煌》和《浴血荣光》讲述的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的奋斗历史,和前者相比,这部新书在叙述角度和具体内容等方面有何不同?
金一南:《苦难辉煌》以时间为主线,从国际、国内和当时世界整体格局出发来讲解党的历史,是全景式的展现。《浴血荣光》则是从《苦难辉煌》中提炼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第一代领袖人物的命运,以此为线索进行叙述。
《苦难辉煌》定稿于2006年,从那时到2011年的5年多时间里,我又对那段历史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和想法,都在这本《浴血荣光》中得到了体现。
此外,由于《浴血荣光》是在广播节目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因此在语言表达上更口语化,更易被普通读者接受。在书中对人物的评价也比《苦难辉煌》中更为具体。我想可能会有一些读者在看完《浴血荣光》后产生重读《苦难辉煌》的愿望。
同时,《浴血荣光》在写作上也受到了当时广播栏目的限制,由于当时节目的时间是每次5分钟,有些内容没来得及深入,比如在《苦难辉煌》中曾大篇幅提到的共产国际的许多人物都没有在《浴血荣光》中提及。
记者:这样说起来,《苦难辉煌》和《浴血荣光》其实是一体的。书中力图表达的主旨是什么?这对今天的读者有何意义?
金一南:我们不能拥有一个无根的未来,历史是兴衰是命运,更是财富。希望更多人通过这两本书,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党的历史,了解那些为信仰而九死一生的共产党员,那些历烈火而重生的革命先驱,如何历经苦难,浴血而荣光。
在写作过程中,我其实也在回答自己长久盘旋于脑中的一个问题:一个1921年成立的政党,一支1927年创建的军队,20多年时间,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失败到胜利、夺取全国政权,而对手掌握全国资源,掌握国外援助,掌握一切执政者所能掌握的优势,竟然20多年全盘崩溃、灰飞烟灭,这个党和这个军队的力量真谛在哪里?一边写,一边不断设问、辩论和反驳。我只想真实、客观地去展现这个党和这个军队所具有的力量和这个力量的来源。随着接触资料越来越多,越加感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来自神的赋予,而是来自人的奋斗。不是来自天赐机缘,而是来自千千万万人的英勇献身。
今天针对那段历史的回顾,社会上各种观点非常多。例如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胜利来自历史的偶然,是利用对手的失误,利用国际形势提供的一些机缘。持这些说法的人应该看一看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艰苦卓绝历程。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以最严峻的考验,中国革命太难投机了,所以才有如此触目惊心的嬗变和大浪淘沙的淘汰。不靠机缘而是靠不屈不挠的奋斗,才使中国革命获得了最为稳固的基础。
1949年全国解放时党员人数为300万,有名可查的党员烈士就有370万,绝大多数共产党员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升起这一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资格,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纷纷垮台、中国社会主义岿然不动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艰苦卓绝斗争获得的一系列惊天动地的胜利,不但使中华民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和探测到前所未识的时代宽度,而且培养出一大批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的共产党人,告别了长期延习的颓丧萎靡之气,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洗礼。我相信,这种精神洗礼一定不会白费。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决定什么样的未来。今天回顾那段历史,不是为了歌颂当时的伟大、光荣、正确,而是为了追溯力量的来源,并延续这种力量。只有继承这种力量的根本,中华民族才能有真正的未来。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多一些“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的设问,多一些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追溯和探寻,有助于拓展人们的思维深度和思维宽度。尤其对大国来说,这一点更为珍贵。(本报记者 吴 娜)
7月光明书榜:《浴血荣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