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2日 星期日

    作者絮语

    “小工作”里有“大思想”

    作者:杜永道 《光明日报》( 2012年07月22日 05版)

        《缺失的语文课》一书是我10年来在若干报纸上回答读者语言文字问题的结集。出版后,得到很多读者的青睐,这出乎我的预料。

        我想,从书稿撰写角度说,或许有两个原由:第一,书中条目源自报社转来的读者提问。选题从群众中来,故具有普遍性。第二,阐释的文字通俗易懂,实例较多。我力图使读者一看就懂,懂了能用。

        从社会背景来说,也有两条原因:

        首先,由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关注度明显提升。近年来,我曾应邀赴很多单位讲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成立了立法用语专家咨询委员会,我是委员之一。现在出台的每部法律法规,均请语言专家审阅。主流媒体愈加重视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光明日报社内部刊物《新闻研究》经常刊登讨论语言文字问题的文章。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受众服务部组织了信息员队伍,监看监听节目,记录语言文字差错。我应邀对这些差错进行甄别。《人民日报》(海外版)邀我开办了《语文信箱》栏目,回答国内外读者问题。报社转来读者信函、电子邮件比10年前明显增加。此外,还时常接到询问语言文字问题的电话。

        其次,书写工具的变革引发“词语意识”的普及。汉字产生以来,从书写工具看,大体经历了三个时代:刻写时代,书写时代,打写时代。在刻写时代,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在书写时代,注重字形规范。秦代施行“书同文”,以小篆作为统一使用的字体。唐代推行标准字体的经书,作为“字样”来统一楷书字写法。上世纪80年代,为促进汉字使用的规范化,满足出版印刷、信息处理等方面的需要,制定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含7000字)。这些举措都是重视字形规范的体现。电脑的普遍使用,使我们进入打写时代。输入汉字时,往往不是输入单字,而是输入词语,“词语意识”在全社会普遍强化。人们面对屏幕常寻思“这个词儿该怎么用”——正确使用词语的意识增强了。

        读者翻阅这本书会发现,每个条目下多是几百字的小文章。它们都来自我在报纸专栏里写的“豆腐块”。写言简意赅的短文是“小工作”,却符合“大思想”,即“以民为本”的语文思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轰轰烈烈的语文运动,都是在“以民为本”理念引领下展开的。在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宜倡导“以民为本,为民所用”的理念,真诚地帮助群众掌握语言文字知识,提高语文应用水平。这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从“以民为本,为民所用”出发,制定的规范应让群众好懂,修订规范幅度宜小,别给群众添麻烦。不宜提倡规范的多元化,一般应以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词典室编辑的《现代汉语词典》为依据。许多国家都有一部权威性的词典作为语言规范的圭臬。

        一方面,要引导群众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另一方面,对语言文字的使用现状,宜秉持包容精神。例如,倡导推荐词形时,对其他写法的异形词可不计错。而且,有的异形词处于分化之中。如当动词用时,人们常写“标志”;指“图文说明”时,常写“标识”,且读音不同。

        刚刚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给“标识”增加了biāo shí的读音,并说明做动词时表示“标示区别”,做名词时表示“用来识别的记号”。这种调整反映了社会语言生活中异形词的分化,是完全正确的。

        我将继续在报纸上回答群众的语言文字问题。

        《缺失的语文课》 杜永道 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