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16日 星期六

    价值论坛

    核心价值体系:人民诉求与社会主义的当代使命

    张 健 《 光明日报 》( 2012年06月16日   11 版)

        ■ 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需要研究两个基本问题,即“人民需求什么”和“社会主义要提供什么”。

        ■ 社会主义在历史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两个方面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具优越性,更具生命力。

        ■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坚持核心内容的同时,对非核心的方面也要给予必要的关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含两个语义单位,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心词,意即最重要的价值观念群;社会主义是限制语,是对价值观念群的定性。在逻辑上,价值群是价值的集合,因此,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群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价值的含义。一般来说,价值是指称人与对象之间需求与满足之关系的一个范畴。而“需求与满足”关系的成立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人要有需求;对象能提供满足需求的内容。人要有需求,是建立价值关系的主体性条件;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和功能可以提供满足需求的东西,这是建立价值关系的客观性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价值关系的确立,是上述主体性和客观性条件的有机统一。在这种意义上,一种新价值观念的建立本质上是社会主体针对特定对象提出需求以及特定对象不断满足这一需求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总和。同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前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新的价值观念体系,也意味着人民群众提出了某种需求,而社会主义则正在不断提供满足需求的内容,以求实现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需求和社会主义自觉供给之间的有机平衡。基于这种理解,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就需要研究两个基本问题,即“人民需求什么”和“社会主义要提供什么”。

        人民诉求:

        “发展性需求”及“个性化与公共性的同步一体”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什么,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因为,只有准确理解“人民需要什么”才能正确制定社会主义实践在当前的基本目标。那么,人民需要什么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的需要归根结底是人们的主体性要求,它根源于生存状态的改变。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是人民生存状态的根本性变革。基于这一变革,人民的主体性需求也相应升级。如果说,在温饱阶段,人民的主要需求是生存性的,那么,在小康阶段则转化为发展性。

        在逻辑上,生存性需求的核心是“吃饭”,这既是个人性问题,也是公共性问题,也就是说,在温饱阶段上,“吃饭问题”是一个个人性与公共性混合一体的问题。正是由于生存性需求的这种特殊性,所以我们才看到,只要解决了个人性问题,也就解决了社会性问题,因此,在那个阶段社会主义实践只要紧紧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社会提供“生产性努力”,那么,人民的需求问题也就解决了。

        但是在当下,发展性需求不仅仅是“吃饭”,它更多的意味着“吃好饭”、“穿好衣”、“住好房”、“开好车”、“度好假”以及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权利责任、合法认同等等问题,也就是说,发展性问题内含两个层面的要求:第一,需求的多样性,不仅仅是“吃”,还有“穿住行闲”以及更多方面;第二,需求的层次性,不再是唯一的物质层面,更多的是超物质层面的,如观念、制度等。可见,发展性需求既有多维度性特征,也有多层次性特点。

        而深入看,需求的多维度和多层次体现的是个性差异,即每个人的具体需求不同,也就是说,进入发展性需求阶段,人民需求的个性化是一个显著的、不同于以往的特征,此其一。其二,从实践上看,人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整个社会凸显个性化的同时,人的交往的必要性日渐迫切。而在交往中,个性必须寻找交集,因此,交往的凸显使得社会的公共性议题增多,相应地,公共事务的议程也不断被提出来。由此,社会之公共性随着个性的增强而不断强化。可见,在社会进入发展性需求阶段上,人民的需求一方面是个性化特征显著,另一方面,是公共性色彩增强。二者就像人的手一样,个性化是手心,公共性是手背,共同存在于人们的日常实践中。

        总而言之,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人民的需求状态,可以这样概括:首先,社会总需求已经由先前的“生存性”转换为当前的“发展性”;其次,发展性需求的基本特征是,需求内容的多样化,需求层次的超物质性;最后,当前人民的新需求的特征是,需求的个性化和交往的公共性同步发展,个性化意味着当前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提供丰富的内容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公共性意味着社会主义实践必须及时解决重大的公共问题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持久支持。

        社会主义的当代使命:

        历史必然性与当代之必需

        人民的需求是针对当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提出的,是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这意味着社会主义作为诉求的对象要提供满足需求的内容,否则,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就建立不起来。那么,社会主义“能”和“要”提供什么呢?

        历史地看,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使然。这种必然性源于它对资本主义的两个核心性扬弃:公平与正义。就公平而言,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前提不公,即社会主体进入社会大生产的机会是不平等的,有的拥有生产资料(资本家),有的只有劳动力(工人)。就正义而言,则指的是在商品价值的分配中,劳动力没有得到其应得的,资本得了其不应得的。工人被强行剥夺对劳动力商品所有权的收益,资本家独占剩余价值的事实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商品价值的分配具有不正当性,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内在的不正义性。

        而深入看,上述不公平与不正义,又内含着两条发展线索,即:不公平源于生产力发展的不足,社会发展总体上处在商品交换水平,社会自身无法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也就是人人拥有生产资料,最多也只能由国家出面代表所有(国家所有制,社会主义产生的现实基础);不正义源于强势社会主体的价值选择,也就是资本家依靠国家政权推行对私人占有事实全力保护的政治统治,以实现资本利益的最大化,而资本利益的最大化不可避免导致劳动的抵制和反抗,这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驱动力和主体性力量所在。一个生产力因素,一个社会主体性因素,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制度的两个内在缺陷涵盖了社会发展的两大尺度,即规律性尺度和主体性尺度。生产力越发展,资本主义内在的不公平基础越薄弱,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条件越充分,其历史必然性也就越强;社会文明越发展,资本主义不正义的本质越显化,其正当性越弱,社会主义制度所获得的主体性支持也就越强大。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在历史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两个方面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具优越性,更具生命力。就此而言,社会主义的实践完全有能力提供时代之所需,满足人民的历史性和价值性之诉求。

        那么,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应该提供什么呢?这取决于当前人民群众的时代性所需。

        第一,这是一个需求多样化的时代,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的满足需求的内容要多样化,即社会主义实践首要的原则是要积极研究新形势下社会需求的复杂性,在坚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社会各方合理诉求。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价值的形态必然是一种系统性而非单一性的,即价值体系。

        第二,这同时还是一个需求层次高级化的时代,在社会总体上完成对物质性急需而转向关注超物质性的转折阶段,社会主义实践要提供层次有别的东西,以满足社会各种性质不同的诉求。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设需要在坚持核心内容的同时,对非核心的方面也要给予必要的关注。

        第三,从人的角度看,当前人们的需求呈现个性化色彩,日常交往呈现公共性特点,这意味着,未来一个阶段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两个维度展开,即理论和实践。理论维度是,如何寻找既能满足个性化要求同时又能实现对不同个性进行整合的新途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对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大众化与精英化、世俗化与高雅化、物欲与超越等等社会不同质性的平衡与协调,这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必须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二是如何有效引导社会公共议题,积极主导社会公共议程,也就是怎样才能有效解决社会公共事件,实现社会主义自身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国家性与社会性、全球性与民族性、历史必然性与当代现实性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有效缩小理想与现实之差距、理论与实践之缝隙,这是当代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理论与实践的两个维度相对协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就自然成功了。

        总而言之,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其本质是研究当前条件下人民的新需求,进而探索社会主义实践该如何做才能有效满足上述要求,质言之,就是关于人民诉求和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问题。笔者的基本结论是,人民的需求新就新在“个性化与公共性同步一体”,“需求多样化与层次升级同时并存”,这两个特征决定了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使命是:理论上,着力实现对社会不同质性的平衡和协调;实践上,着力引导和解决公共议题,实现对公共议程的主导。

        (作者系天津市委党校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