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李春林
中国文化有着重视博物教育的优良传统,孔子在“诗教”中就倡导“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并将之与诗的“兴观群怨”功能相提并论。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比德于玉”,以“梅兰竹菊”寓意高尚人格,一直强调“格物致知”,都是重视博物教育的生动体现。
博物馆与现代教育制度特别是与大学,更是有着血肉联系。17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是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的直接起源。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南通师范学校的“南通博物苑”,同样也是高校博物馆。
高校博物馆大多依学科而建,凝聚着深厚文化,它们不仅具有收藏、陈列、研究的功能,更具有教育学生和传播文化的功能。大力推动高校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发展,切合中国的文化传统,顺应人类文明的发展潮流,体现了按教育规律和博物馆规律办事,是一种返本开新,是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教育自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校作为社会的文化高地,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应该坚持将大学文化建设作为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实现这一功能的路径和措施,保证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高校博物馆是大学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特性的集中表现,是大学文化系统的实物表征,应该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的综合功能,让它既成为文化和科研的沃土,又成为育人和育德的载体,将高校博物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转化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优势。
光明日报作为中共中央主管主办的全国性报纸,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以思想文化为宣传报道特色,是党中央指导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阵地。我们将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在更高的起点、更大的平台上,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出色的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
今天的高校博物馆,已经不仅仅是“立体的百科全书”,更是人文化成、育人育德的重要教育场所。当博物馆与大学育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博物馆与原来不一样了,大学育人与原来也不一样了。视野开阔是心胸开阔的基础,博识多见是砥砺品行的渠道。发挥高校博物馆的育人功能,空间无限,前途光明。让我们共同努力,大力发展高校博物馆事业,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的育人功能,开辟一片高校育人的新天地,成就一番高校育人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