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0日 星期日

    绵长不绝的是精神和文化

    ——从110年看南京大学的“精气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20日 01版)
    南京大学标志性建筑北大楼前即将毕业的学子。资料照片

        110年,很短,只是历史的一个瞬间;但又很长,绵长不绝的是一种精神和文化。

        一个大学,如今已走过了整整110年。她是南京大学。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是这所大学的鲜明个性和特色,是她的精神和文化。她长成并积淀于110年的历史中,镌刻在千千万万人们的记忆里。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1978年5月,南京大学哲学系青年教师胡福明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上刊发,揭开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的序幕,炸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

        如今,来自海内外的南大校友,共同见证了110周年校庆的“序长不序爵”的理念:校友接待,只问长幼,不论尊卑,不论官位。这般注重人伦传统和彰显实事求是,正是南大百年精神文化的坚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说过:“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是有灵魂的,她的灵魂就是她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

        南京大学就是这样一所有灵魂的大学。

     “诚朴”:养育一代代学子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早在南京大学前身两江师范学堂时期,学堂监督李瑞清就提出了这一著名校训。这是南大校史上最早的校训,奠定了南大百年精神传统的基础。

        110年来,一代代南大人,俯下首,就有了“嚼得菜根”的深沉情怀;抬起头,更拥有“做得大事”的雄伟抱负。

        南京大学教授闵乃本是中国科学院院士,1959年毕业于南大的著名物理学家。历经近20年的艰苦探索,他和他的团队干了一件大事:完成了“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研究。2006年,这项成果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自1999年以来,内地高校独家获得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有这样一组数据令世人印象深刻:

        新中国成立以来,250多位南京大学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1999年荣获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人员中,有6位是南京大学校友;

        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3位是南京大学校友。

        最新统计表明,南京大学现有11个学科进入世界“基本科学指标”(ESI)排名前1%;恢复高考以来南京大学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中,有8人当选中科院院士,12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研究基金”,两项指标均名列全国高校第一。

        一所大学何以有如此贡献?

        蒋树声的话很有代表性:“‘诚朴’是南大传统中最本色的东西,校史上的大多数校训、校风中都有这两个字出现。”

        “诚”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说:“正是因为有了诚朴这一血脉和基因,一代代南大人人格独立,求真求善,爱国兴邦,科学名世。”

     “雄伟”:激励敢为天下先

        “大学是个‘泡菜缸’,南大人身上散发着浓厚的南大气味,那就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和追求卓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教授这样通俗地解说南大的精神文化。

        解放前40多年里,南大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同时代的10多个“办学之最”。上世纪20年代,校长郭秉文就萌生了建设“东方剑桥”的梦想;国立中央大学时期,校长罗家伦提出要在“科学和一般学术方面”赶上并超过日本东京大学。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书记孙叔平最早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观点和思路;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校长匡亚明果断决策,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创办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首开中外合作办学先河;后改任名誉校长的匡亚明领衔“835建言”,开启了“211工程”、“985工程”的序幕;

        上世纪90年代,校长曲钦岳在基础研究领域集中优势,力争与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接轨,使南大在最能反映基础研究水平的SCI“学术榜”上脱颖而出,领跑7年之久。

        校长蒋树声主政南大期间,率先在全国建立“学科特区”,提高了学科创新的能力,使南大的办学实力大为提升。

        进入21世纪,为了回答“钱学森之问”,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新一轮全方位的“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

        在南大教学楼前的一片小树林内,有一座半人高的石台,上面安放着老校长匡亚明的青铜头像。匡老意气风发,目光炯炯,似乎在思考,在诉说,为他身后的这座百年学府而自豪。

        自豪的背后,是南大先贤后辈们的呕心沥血,也是大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

        匡亚明或许没有想到,自己当年的“敢为天下先”成就的是今日南大在世界舞台上的耀眼光芒。南京大学现有国际教学与科研合作机构20多个;先后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7所世界名校中建立孔子学院。

        在联合国,历任的7位中国籍副秘书长中有3位是南京大学校友;在美国硅谷,超过2000名科技精英来自南京大学。

        为迎接110周年校庆,2012年4月4日至13日,南大代表团赴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了“北美·南京大学周”活动,走进加州伯克利分校、硅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南大校友慕名而来,活动场场爆满。

     “励学敦行”:潜心学术醉心科研

        戒浮躁求真学是文化自信的非凡气质。洪银兴书记说:“长期以来,南大不占天时,也不占地利,它所拥有的,是人和,也就是一股专注劲儿。”

        在南大,经常会看到一道景象:深夜时分,科研楼和实验楼灯火通明,废寝忘食的教师和学生们仍在挑灯夜战。

        “做科学工作,我的体会是自讨苦吃,没有钟点,没有假期,必须耐得住寂寞,一有时间,想到的就是科研,尤其在没有突破的时候非常痛苦。”闵乃本院士笑着说。在他的团队里,没有人规定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但每一位成员吃完晚饭都会自觉地赶到实验室,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离开,大家已习以为常,19年如一日。

        由匡亚明主编的、被誉为当代“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也是历时20年孜孜不倦的结果。在这20年里,为《丛书》呕心沥血的匡老去世了,许多参与这项工作的老同志退休了,曾经满头青丝的中青年骨干也已两鬓斑白,但《丛书》的编撰却从未停歇。

        学术大师程千帆教授及弟子,走遍大江南北搜集资料,经两代人努力,穷30年之功,终于完成传承文化的大型项目《全清词》阶段性成果36卷的编校工作。

        78卷本、共计4000多万字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也是耗时近10年不懈努力的结果。课题组近百人,几乎放弃所有节假日,足迹踏遍美、日、德、英、意、俄等国及我国港台地区,并协同配合完成了史料的收集、整理、翻译、校对和研究等工作。

        “励学敦行”,近几年,南大先后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建24个政产学研用平台,覆盖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2008年,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4所、55所合作共建的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已取得国家“03专项”等重要项目,成为高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有力印证。

        如果说政产学研是手拉手,那么学者间的交流可谓心连心。海内外第一部完整的《中国佛教通史》由南京大学教授赖永海担当主编。他表示:“这部著作整合了全国十几个高校的22位学者,经过5年多的集体攻关才完成的。如果没有国内众多学者的无私协助,这部15卷、650万字的巨著是无法完成的。”

        这就是南京大学。110年来,南大淡泊名利的追求始终不变。本世纪初,全国高校迎来合并高潮,南大没有合并他校,成为迄今为数不多没有合并过的高校。现在,南京大学的在编教师只有2180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到3万人。这所110年的名校,就是以如此的资源和规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的科学文化与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位院士淡淡地说:“我们的排名不在纸上,在老百姓的心里。”

        这就是南大的精神气质,110年来一直浸透在痕迹斑驳的古墙缝隙里,浸透在校园路灯下的昏黄光晕里,浸透在一个个从实验室走出的疲惫却坚定的身影里。(本报记者 袁 祥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王明生 张文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