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从国家体育馆出来的观众几乎都在谈看《天安门》的感受,用得最多的是一个“真”字:真灿烂,真震撼,真感人……然而,知道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创作、排练底细的人则说:“真的下了大功夫!”
80分钟,800年,3000年
《天安门》演出历时80分钟。
80分钟,牵引3000观众,在“天安门”这一北京独有的城市精神地标为历史和文化索引下,音乐、舞蹈、诗歌、戏曲等此起彼伏,贯穿条条情感主线,跨越了北京800年建都史、3000年建城史。
一位观众说,《天安门》的创作者们非常聪明,听听这名儿——天安门,是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是我们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坐标,记载历史、传承文明、承载情感最多的一个坐标,是许多人关于首都北京的第一份记忆,是我们地球上所有华人和祖国的情感枢纽。
确实,在地理上,天安门是中国道路交通的原点,共和国的零距离始于五星红旗下;她以方圆44万平方米的体量,连接北京、中国和世界,承载整个中华民族的荣耀和梦想;在文化上,见证着北京城的历史。
天安门也为首善之区北京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城市文化个性,天安门的文化积累为《天安门》奠定了创作基调和方向。这部作品献给的是那些为北京作出贡献的每一位中国人,那些曾经到过北京、拥有天安门情结的每一位观众。
让观众参与创作全过程
整台晚会的舞台设计以“天安门”为主体背景,结合北京皇城文化“天圆地方”的美学观点,LED屏幕与机械舞台装置相结合,给观众的是兼具北京传统地标与现代地标意义相结合的舞台视觉感受。
原本只在电影中出现的“北京人”,现在可以通过幻影成像技术活生生立在你眼前,虚拟“北京人”在北京3000年相互交错的多重时空间任意穿梭,让观众深切体验北京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据介绍,此次创作组和国际顶级视频特效制作公司合作,在宽60余米、高20米的巨型LED大屏幕上,营造多重时空重叠的奇特视觉效果。老北京的紫禁城、四合院、大宅门,新北京的鸟巢、水立方、T3航站楼;马可波罗笔下的元大都,林语堂、老舍笔下意趣盎然的老北京,充满时尚感的现代北京……据权威人士透露,《天安门》所使用的这些高科技手段,在中国舞台上还是第一次使用。
此场晚会的主创团队阵容强大,并集结了国内一批高水平的艺术家,所有领舞演员均为“桃李杯”、“荷花杯”等国家级舞蹈比赛获奖者。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北京京剧院、中国杂技团、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北京戏曲学校等单位亦参加了演出。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天安门》采取的是联合观众同步创作、参与创作、互动创作和见证创作的方式,让观众参与创作的全过程。为此,创作组邀请环卫工人、大学生、退休老军人等普通北京人同台演出。
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强大魅力
5月16日晚,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在北京国家体育馆首场试演。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与近3000名首都群众一起观看了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他称赞这台节目主题鲜明、创意新颖,表演精彩、表现力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展示了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强大魅力,生动反映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李长春勉励演职人员坚持面向观众、面向基层、面向市场,不断改革创新,创作演出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出贡献。
整场演出由6个部分组成,以天安门为主体背景和历史文化索引,综合运用音乐、舞蹈、诗歌等多种艺术元素,并将北京当代道德模范和普通群众请上舞台,与职业演员共同演绎了新北京、新生活、新面貌。
据了解,《天安门》在国家体育馆试演3场后,主创团队将积极采纳观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完善,把《天安门》逐步打造成为一台弘扬北京精神,令群众喜闻乐见,与首都文化地位相符的驻场演出。
(本报记者 杜弋鹏 张景华 本报北京5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