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2年02月28日 星期二

    消费观察

    “两元电影”的冲击

    张 翼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28日   16 版)
    高票价大片让观众又爱又恨。 图/CFP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北京市政府拿出500多万元财政补贴,首次推出“光影盛宴百部影片春节惠民活动”。全市78家影院安排放映了百部影片,票价统一为2元,10天里约有10万人次观影。

        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此举令很多喜爱电影但因为票价高昂而多年没有进过电影院的北京人饱尝了低价的文化美餐。

        但在赞美“两元电影”之余,北京人意犹未尽,感叹十天时间太短;外地人则感慨为何首都人可以独享低价。人们呼吁“两元电影”放映时间更长一些覆盖范围更广一些,甚至能够常态化。

        “两元电影”是否能够常态化,甚至推广到全国每个角落?

        在现阶段的中国,如果电影靠大量财政补贴来实现两元的超低价格显然是不现实的。不仅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财力承受不住,就是经济发达地区也普遍面临着养老、教育、医疗等多项重大民生问题亟待解决,政府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到底该拿出多少纳税人的钱用于补贴看电影等文化消费尚需广泛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并谨慎决策。而且从北京市“两元电影”观影者的结构来看,主要是有大量富余时间的人,受补贴观影者与其个人收入之间尚未形成合理的联系。如何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来推动看电影等文化消费市场建设,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补贴模式和可行的运作体系。

        公益的归公益,市场的归市场。在各种博物馆、美术馆已经纷纷免费,公益演出、文化下乡与钱不沾边的今天,商业化的电影、文艺演出还要遵循应有的市场规律,不能全指望政府买单,用纳税人的钱来补贴消费。

        但毫无疑问,“两元电影”是一个冲击波,直接指向的是被人们普遍诟病的文化消费高价现象。体现出政府对于高票价的关切,以及为低收入者创造分享文化产品成果平等机会的努力。

        一段时期以来,电影、文艺演出票价居高不下的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亦中指出,在美国,一张电影票相当于居民人均月收入的1/400,中国则相当于人均月收入的1/20,是前者的20倍。

        对于月收入三五千元的普通消费者,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元的文艺演出高票价成了文化消费的拦路虎。一些质量不高的演出,票价却高得出奇,388元、688元、888元、1288元、2888元……这样的票价在许多演出中都能看到。票价中还加进了图吉利的心理因素,堪称地地道道的中国特色票价。

        除了电影院、演出场所装修越来越奢华、明星出场费越来越高等涨价因素外,公款买单、集团消费、高价票送礼等,也是票价高得离谱的重要原因。“内行人”都知道,在高额票面价格背后隐藏着不小的灰色空间,为高额票价回扣乃至变相索贿收贿等腐败行为埋下了伏笔。

        有人测算过,中国电影票价每张10到15元才合理。扩大文化消费,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但扩大文化消费不是盲目地抬高票价,更不是随意定价。众所周知,一定的演出价格是与一定的收入水平挂钩的。

        不久前正式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

        从国家大剧院假期白天的学生场、北京一些影院每周二的优惠票价等行动可以看出,在政府补贴之外,利用观众少的轻淡时段或发掘旧拷贝的再利用价值,演出场所也有着符合内在发展规律的低价策略,目的是追求社会效益、吸引人气或培养消费习惯。 

        科学、规范的定价体系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普通百姓、广大民众能够买得起票,看得起演出,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