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最新出台的文件明确:2015年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我们相信,这个文件的出台对贵州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2月13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从8个方面阐述了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任务,从财税、产业、金融、土地、人才等7个方面提出极富含金量的支持政策。“2号文件是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出台的系统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这是贵州各族人民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和支持。”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在发布会上向中外记者表示,这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是我们推进科学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
怎样处理“赶”与“转”的关系
核心提示:2号文件明确,2015年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据此测算,到2015年贵州的经济人均接近5000美元。而数字显示,2010年贵州省人均GDP还不到2000美元,2011年是2500美元,这意味着到2015年贵州人均GDP将实现翻番。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新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民生也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地理的各方面的原因,贵州迄今仍然是我国西部一个欠发达的省份,也可以说是全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省份。”杜鹰说,2010年贵州省的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如果和比较发达的省市区比,这个差距就更大了,比如只相当于上海市的17%,只有上海人均GDP的1/6左右。
“如果说西部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那么,贵州就是短板里的短板。”杜鹰说,“与此同时,我们又应看到,贵州资源又相当丰富,贵州的贫穷是富饶的贫穷,是还没有发展起来的贫穷,完全有条件发展起来。”杜鹰分析说,贵州水能资源理论储量在全国排第6位,煤炭资源远景储量在全国排第5位,没有哪个省像贵州一样水煤互济。贵州是江南煤海,贵州一个省的煤炭储量,是中国南方12个省煤炭储量的总额。另外,贵州的矿产资源,磷矿与铝土矿资源也非常丰富。
“2号文件要求贵州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要求贵州能够和全国一道同步实现小康。”杜鹰说,“这些论述非常深刻。”
怎样处理“好”与“快”的关系
核心提示:2号文件明确了多项促进贵州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在不突破规划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支持贵州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管控、动态评估与适时修改机制……与此同时,贵州将更加重视生态保护,森林覆盖率规划到2015年超过45%。
“我们经常说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黄康生说,“国际上经济发达的国家没有一个不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在经济发展的时候我们将更加关注生态环境。”黄康生说。
他强调,一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二是坚持走贵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后发赶超与加快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尽量降低能耗物耗,减少污染排放。三是坚持发展园区经济、循环经济,实现集聚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四是坚持严格的保护制度,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确保贵州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同时,青山常在,绿水常流。
怎样处理“帮”与“干”的关系
核心提示: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按照这一标准来衡量,贵州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的达1500万人。按贵州省内计算贫困率的话,比例是45.1%。新出台的国务院2号文件不只对贵州扶贫攻坚提出若干要求,而且着眼长远发展,明确了若干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
“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给予贵州特殊政策支持,包括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方面。比如说对口支援,过去只有新疆、西藏、青海等省区有,此次明确贵州将建立对口支援政策;还有,要求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方财政标准收支缺口,明确要求确保实现贵州石漠化治理、生态建设、水利建设三位一体规划确定的水利建设目标,这个规划到2020年水利总投资900多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央投资。”赵克志说。
赵克志介绍说,从今年开始,贵州要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现在贵州有35万户150万人居住在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大山里。所以我们下了一个决心,从今年要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150万人大搬迁,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赵克志说,今年省级财政安排了7亿元,市县财政配套5亿元,首期搬迁10万人。
赵克志说,今年贵州将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总投资900亿元。在去年建立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对全省189万因灾缺粮农村低保对象和307万缺乏自救、互救能力的受灾困难群众进行冬春口粮救助。今年将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再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本报北京2月13日电 本报记者 冯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