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2月06日 星期二

    深度解读 IN-DEPTH

    一座修道院背后的故事

    宋 瞳 《 光明日报 》( 2011年12月06日   14 版)
    留博斯蒂尼亚修道院

        基督教在欧洲的发展,使得教堂与修道院成为欧洲旅行必不可少的参观点。而王权与神权的结合,更使得每座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物后都存在一段动听的故事。坐落于塞尔维亚中部的留博斯蒂尼亚修道院,就是这样一座有历史、有故事的修道院。

        拉扎尔

        14世纪,统治塞尔维亚的奈马尼亚王朝在兄弟阋墙中分崩离析、烽烟四起,拉扎尔·赫莱贝利亚诺维奇借机从各路诸侯中脱颖而出,成为实质统治全国的君王。按当时的传统,无论天主教或东正教,君主登基必须由宗教领袖加冕,既使条件所限教宗或牧首无法亲临,至少也要得到教会的同意方可称王。

        拉扎尔迫切需要得到教会的认可。为了换取宗教势力的支持,拉扎尔与教会达成协议:统治期间,将努力在境内东正教尚未普及的区大力传教;作为交换,教会应承认其统治合法。

        拉扎尔在协议达成后,首先于1371年,在塞尔维亚南部的克鲁舍瓦茨修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拉扎莱瓦茨教堂。作为战时都城,克鲁舍瓦茨更多的被当成军营与训练场,而教堂除了日常的宗教活动,还起到激励士气、鼓舞军队的重要作用。由于教堂本身建筑仓促,以至于内饰并没有精细加工。显而易见,这里不适合隐修与祈祷,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拉扎尔决定再修建一座“留博斯蒂尼亚修道院”。

        留博斯蒂尼亚修道院

        中国古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在西方同样适用。留博斯蒂尼亚坐落在远离尘世喧嚣的远山之内。自塞尔维亚南部城市克鲁舍瓦茨向西,方圆百公里内,一路上丘陵环抱、碧树掩映,此地人烟稀少,处处显示出空旷与幽静。

        留博斯蒂尼亚是女修道院,修女一天中更多是在教堂或果园、蜂箱、菜地中度过,但她们还是把宿舍外廊打扫得一尘不染,并点缀以鲜花。教堂位于整个修道院的中心,以流经附近的莫拉瓦河而得名。该建筑属莫拉瓦风格,外形呈希腊三叶草状,整个建筑偏短,主顶受拜占庭风格影响为穹顶建筑,一般有两个副顶,教堂外墙普遍采用雕花窗,做成圆形或半月形。在屋顶及窗棂处使用重檐设计,在视觉上拉高建筑物高度,垂直层次感丰富,水平面紧凑,非常适合其规模不大,但作用完整的特点。

        教堂内饰十分具有典型的东正教及塞尔维亚的民族特色。进门后马上就是一座开阔的大堂,因此光线充足、视觉明朗。墙上绘制着塞尔维亚著名的宗教壁画,以圣像为主,虽然时间久远,画面已模糊不清,但从留存的部分中,不难看出其笔法生动、简洁,色彩明朗、鲜艳。塞尔维亚境内入选世界遗产的几座修道院,共同特点之一就在于壁画保存完好,由此可见该民族在壁画绘制方面的技能。

        祭坛正殿后,一幅高大的画像屏风耸立,这是东正教建筑的最重要特色。屏风上面积不等的格子里,精细地绘制有宗教故事或圣像。整个屏风本身就是雕刻与绘画艺术的完美结晶。而留博斯蒂尼亚的这座屏风据称是塞尔维亚14世纪以来最为精美的屏风。作为王家修道院,这是身份与荣耀的象征。连接外堂与主堂的大门由9块厚重的花岗岩组成,正是在这座大门后,由这9块厚重的花岗岩引发出一段塞尔维亚民族动人心魄的悲壮故事。

        无畏的王者与凄美的爱情

        1389年6月,修道院尚未完工,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首领穆拉德一世率领的几十万大军已到,自1360年继位后,苏丹穆拉德一世立即开始了向东南欧的扩张,相继占领马其顿、索菲亚、萨罗尼和整个希腊北部,随即迫使保加利亚和塞维利亚统治者称臣纳贡。

        拉扎尔大公把包括妻子米莉察大公妃在内的家人送到了留博斯蒂尼亚。作为母仪天下的国后米莉察决定在这里虔诚事神,为自己的民族和丈夫彻夜祈祷,使上帝保佑塞尔维亚在即将开始的恶战中获胜。将老幼妇孺安顿好后,拉扎尔率领八位宗室成年子侄返回克鲁舍瓦茨,厉兵秣马,准备决战。

        6月15日,东正教习俗中的“圣维德日”,也是决定拉扎尔个人与塞尔维亚民族,甚至整个巴尔干命运的日子。天色尚暗,拉扎尔即率领大军星夜兼程,行军200多公里后来到科索沃,与联军会合,总兵力10万。奥斯曼方面,苏丹穆拉德一世、王子巴亚齐德御驾亲征,誓要打开欧洲门户巴尔干半岛。双方厮杀之惨烈可想而知。在这场战役中,奥斯曼付出了苏丹阵亡的代价,但巴亚齐德旋即继位,稳定局势,击溃了基督教联军,拉扎尔苦战不敌,在叛徒的出卖下被俘,随后身首异处。

        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塞尔维亚败局已定,英勇的塞族战士已然无力回天,但他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拼死抢回了拉扎尔大公的头颅,交给其后方的夫人米莉察。是役,拉扎尔家族举族殉国,8位宗室子侄也无一幸免,全部在战场上化为英魂。士兵们将他们的遗体同拉扎尔的首级一路护送到留博斯蒂尼亚,为自己的主公寻找归宿。

        面对丈夫、爱子一夕之间的悉数阵亡,米莉察难以接受眼前的惨剧,她强忍悲痛,将家人召集到教堂外室,要为丈夫及亲人举行最后的安魂仪式。凄风冷月中,留博斯蒂尼亚被悲伤与黑暗笼罩,无际阴霾下,米莉察将外墙两面的九块花岗岩各插上一支蜡烛,亲手点燃。在东正教习俗中,烛光象征祈福,而此时的祈祷只能安抚死者的灵魂,却难以告慰生者的心灵。夜深,亲人散去,唯有米莉察静坐不动,默默哭泣,眼泪难以遏抑,心灵滴血不止。守灵夜结束,蜡烛熄灭,曙光再度降临大地。米莉察面对再次聚集的亲属,用冷静哀婉的声音向众人宣布,从今以后,她将不再流泪,因为就在此夜,她已将一生之泪流尽。此后,米莉察开始辅助自己的两位幼子从事国务,表现出了一位女性国务活动家的智慧和勇气。

        六百年的岁月中,这片红黄色建筑见证了无数朝圣者步履蹒跚、艰难地登上山峦,也见证了当时的拉扎尔大公的英勇以及大公夫妇崇高的爱情。朝圣者的络绎不绝,诵经声的绕梁不息,烛火的摇曳不灭,都象征了仁义王者的精神不断,只要心中还有这种信念,民族、国家就不会放弃希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