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新兴产业添活力 文化产业显特色

    唐山,这样转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12日 01版)

        河北省唐山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技创新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持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据了解,今年1月至9月,该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61.3亿元,超去年全年22.3亿元,同比增长29.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1.2亿元,超去年全年22.3亿元,同比增长34.3%。

        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发展新活力

        这几年,唐山市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

        怀着浓厚的兴趣,记者近日前往有关企业一探究竟。

        在唐山开诚电控集团生产车间,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只见一台长度大约1米、高不足0.5米的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在工作人员的控制下行走自如。机器人前部有一个摄像探头用来采集图像,采集到的信息被传到后台,前面的情况一目了然。

        “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开诚电控集团董事长许开诚自豪地说。开诚集团研制开发的矿用抢险探测机器人具有防爆、越障、涉水、自定位、采集识别和传输各种数据的功能,能进入事故现场采集影像、数据信息,为及时抢险救人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被誉为矿用抢险“生命工程”。

        不只是开诚集团有机器人,唐山通博科技有限公司管道无损检测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能源工程,具有80%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唐山国家高新区已有7种机器人实现或基本具备产业化生产条件,到2012年,高新区机器人产业预计将达到70亿元至100亿元的生产规模,成为全国最大的专用机器人研发制造基地。

        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唐山的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唐山市委、市政府认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也是调动民间资本二次创业,盘活存量资金,实现企业转型跨越的难得机遇。

        特色文化产业成为发展新亮点

        近年来,唐山市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以项目为抓手,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使文化产业成为唐山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将历史和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唐山市委书记王雪峰说。

        唐津运河曾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清末,开采出来的煤炭经唐津运河运到天津,桨声灯影中,丰南繁华一时。解放后,随着工业迅速崛起,丰南区作为“钢铁大区”闻名遐迩。然而,近年来“一钢独大”的经济结构备受诟病,人们在苦苦思索:丰南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在哪里?

        “建设生态水城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全区干部群众迅速形成高度共识:丰南地处京、津、唐、秦核心地带,拥有在北方令人艳羡的水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正逢其时。“丰南将逐步淡化‘钢铁大区’的形象,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唐山市高端消费旅游区和新兴商务中心,成为京、津、唐、秦地区生态旅游度假基地。”

        与此同时,在唐山滦县,以展示滦州历史文化为核心的滦州古城旅游区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滦州古城致力再现一部汉、满、蒙等民族融合的近代史,勾勒出一幅明清时期北方古城的社会生活画卷。项目包括:展示滦县历史标志性文化的母亲广场、夷齐祠;古色古香、具备历史文化博物馆功能的老县衙门……据了解,滦州古城全部建成后,将达到国家5A级景区标准,预计每年游客将达到300万人。

        随着唐津运河生态旅游度假区、滦州古城、开滦矿山国家公园等一批精品文化产业项目的竣工,唐山文化产业迅速起步,2010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6%。

        以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古长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启新文化创意产业园和陶瓷文化博览园为代表的工业文化产业;以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开发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产业……唐山市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品牌化之路,全面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本报记者 耿建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