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平”作为《人民日报》的大型政论品牌,近年来影响越来越大,承载的责任越来越重,涉猎的题材越来越广,时效的要求越来越紧,读者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这次获得2010年度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努力超越自我的新作。
在张研农社长的带领下,由经济社会部和评论部成员组成的任仲平写作小组,不仅反复研读中央领导一系列重要讲话,更从历史的纵深梳理新中国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由此大胆提出一个判断:60年前新中国成立所实现的社会制度转型,30年前改革开放所开启的经济体制转轨,今天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三次重大抉择。
从“1949—2049”这一中国现代化的时间表中来看,2010年的中国,正进入现代化的“下半场”。在这攻坚克难的“后半程”,“好”的要求与“快”的需要并驾齐驱,亟须我们跨越“以数量论英雄”的时代,以“质”的提升取代“量”的追赶。只有汲取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让经济发展方式始终与时俱进,才能冲破“玻璃穹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持中国整个现代化事业的持续性。这就是为什么中央要一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更“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事关全局、决定命运,这使“三次变革”的判断有了扎实依据。任仲平文章分析,如果说第一次“政治制度”抉择,打下了中国现代化的制度基础,创造了新中国60年国强民富的辉煌成就;第二次“经济体制”抉择,激活了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带来了改革开放30年的飞速发展;那么这次“发展方式”抉择,将确定中国现代化的正确路径,奠定未来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