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5日 星期六

    记者传真

    “我的梦”征服缅甸观众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05日   08 版)
    图为在缅甸内比都,缅甸副总统赛茂康(右三)在演出结束后向艺术团赠送花篮。
    新华社发

        于无声中感悟音律,用舞蹈述说内心的话语。从缅甸首都内比都到第一大城市仰光,中国残疾人艺术团11月1日、3日和4日在缅甸进行了三场演出。来自友好邻邦中国的残疾人艺术家们,以震撼心灵的表演、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和不向困难屈服的尊严,深深征服了缅甸观众。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此次来缅的三场演出全部是慈善性质的义演,中国残疾人艺术家围绕着主题“我的梦”,向观众演绎特殊艺术魅力的同时,诠释着生命的伟大、生命的顽强和生命的美好。

        演出在如梦如幻的芭蕾手语诗《我的梦》中拉开序曲,“生命,总有价值,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献出了一片绿荫,即使是一朵残缺的花,也散发出全部芬芳。”在舞台一角提示屏上英缅文双语的帮助下,观众们领悟到舞者传达出的坚强和乐观。聋人舞蹈《千手观音》一亮相便引得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尽管台上的演员无法听到,但持续而真诚的掌声一直持续着。佛教通常以42只手代表千手。演员们慈祥的眼神、缤纷的手姿与圣洁的舞姿演绎着千手观音的宽厚与仁爱,激起了缅甸这个笃信佛教的国家观众们的强烈共鸣。

        最让观众惊喜的还是肢残姑娘祖木来提演唱的缅文歌曲《外外赛赛》。韵味十足的缅文歌声响起,全场皆惊,随即伴着欢呼爆发出雷动的掌声。祖木来提后来告诉记者,为唱好这首缅文歌曲,她花了整整四天的时间。

        民族的才是最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京剧《三岔口》在两位聋人“功夫”男演员和四位盲人器乐家的合作下大放异彩。艺术无国界,逐渐看懂剧情的观众们不断发出一阵阵开心的笑声。

        器乐联奏《音乐之声》和《乡村风情》、拉丁舞组合《动·听》、萨克斯演奏《樱桃树下》及合唱《天下一家》则展现了中国的开放和残疾人艺术家们的国际视野。“一切生命都有尊严,一切生命都有价值”。演出在乐观的手语诗《生命永恒》中圆满结束。

        一位观看了两场演出的老华侨激动地告诉记者,祖国艺术家们的表演没有一分钟不精彩,他为自己是中华子孙而备感自豪。中国赴缅外派教师代表陶文菊说,演出不仅带来艺术的享受,也使观众受到感染,迸发出一种崇高的情感。

        中国驻缅甸大使李军华观后对本报记者说,“特殊的群体,特殊的才艺,特殊的表演,特殊的效果,撼人心魂,国之骄傲。”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副团长王晶女士表示,几天来为缅甸人民的热情所感动,演出所得将全部捐献给缅方用于助残救济。

        梦想是自由的,梦想开启人生。祝愿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中国文化使者和特殊艺术这朵奇葩开得愈加美丽芬芳。

        (本报仰光11月4日电 本报驻仰光记者 李志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