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11月05日 星期六

    聚焦欧债危机

    希腊将放弃公投外界是喜是忧?

    《 光明日报 》( 2011年11月05日   08 版)
    图为11月3日,在希腊首都雅典,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左)在议会发表讲话,表示将重新考虑全民公决决定。新华社发

        引起全球恐慌情绪的希腊公投风波11月3日突然出现戏剧性的转折。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3日当晚宣布,如果能和反对党就欧盟的救助方案达成共识,政府将放弃举行全民公投的计划。消息传出,国际社会和全球金融市场一片积极反应。

        其实,帕潘德里欧当初之所以敢于铤而走险,作出公投这种近似于摊牌的决定,更多的是一种试探性策略。一方面是借此向反对党施压,寻求后者对欧盟救助方案的支持,减少政府在实施财政紧缩政策时的掣肘;另一方面是想向外界展示希腊政府目前面临的巨大困难,争取获得国际社会更多的重视和援助承诺,减免救助协议中包含的苛刻条件,缓解来自国内民众和舆论的压力,巩固当前岌岌可危的执政联盟。

        但没想到的是,帕潘德里欧的公投论调一经抛出,立即招致国内外的同声反对。作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德国和法国的反应最为激烈。因为一旦公投未获通过,不但希腊将继续在债务危机泥潭中挣扎,而且欧盟此前为维护欧元区稳定和安全做出的种种努力也将付之东流。默克尔和萨科齐2日同帕潘德里欧磋商后明确表示,除非希腊接受财政紧缩计划,否则欧盟不会向其提供任何援助。希腊如果一定要举行全民公投,唯一的议题应该是希腊是否希望继续留在欧元区内,而不是欧盟对其的救助方案。

        在希腊国内,反政府的声音再度高涨。主要反对党新民主党领导人萨马拉斯要求帕潘德里欧下台,组建一个全体内阁成员都由总统任命的“联合过渡政府”,并提议由前希腊央行行长帕帕季莫斯出任过渡总理,为提前大选铺平道路。就连原本支持帕潘德里欧公投提议的执政联盟内部也出现裂痕。以副总理兼财长韦尼泽洛斯为首的多名内阁部长和执政联盟议员如今公开反对公投,呼吁组建包括反对党在内的联合政府,以便尽快批准欧盟新一轮的救助方案。

        在内忧外困之下,帕潘德里欧不得不让步。虽然他本人拒绝辞职和提前举行大选,称现在选举意味着将希腊置于灾难境地,但却表示将重新考虑就欧盟新救助方案举行公投的决定,并承诺尽快与新民主党会谈,商讨组建联合政府的可能性。帕潘德里欧还重申,希腊将认真落实欧盟的救助协议,并继续留在欧元区内,这一点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

        此间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鉴于党内外和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帕潘德里欧不会再一意孤行推动公投,公投计划事实上已经流产。即便如此,这场短暂的公投风波仍造成了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欧盟上周刚刚就解决欧洲债务危机达成协议,为正在举行的G20峰会研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全球经济增长问题创造了积极环境,希腊政府此刻宣布公投无异于搅局,不但打乱了峰会原先的安排,还加重了国际社会对希腊债务危机的疑虑和担忧。帕潘德里欧政府本想借公投吸引全球的目光,为希腊赢得更大的砝码,不曾想事与愿违。来去匆匆的公投闹剧令国际社会愈加怀疑希腊政府的政治信用和治理能力,非但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暂停对希腊发放下一批援助贷款,其他主要经济体在是否出手拯救希腊和欧洲的态度上也更加小心谨慎。

        4日夜,希腊议会将对帕潘德里欧政府进行信任投票。由于执政联盟在300个议会席位中仅拥有152席的微弱多数,信任投票的结果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希腊现政府倒台,并导致该国陷入政治乱局,无疑将使刚刚露出一丝曙光的欧洲债务危机蒙上新的阴霾。最坏的可能是,希腊将由此走向国家破产,整个欧元区也将受其连累,面临分崩离析的风险,这绝对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本报罗马11月4日电 本报驻罗马记者 马 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