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万军、邵守嵩 记者凌翔)“当年只生了一个孩子,总觉得以后养老是个问题,现在好了,我两口子每月就有756元的进项,等老伴60周岁时,加上她的计生奖励费,每月就会有936元,而且社区油呀、面呀还经常发。当年响应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号召不吃亏!”这是记者在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社区采访时,社区63岁的刘吉光老汉显得非常知足。
近年来,青岛市城阳区坚持把建立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完善政策为重点,以加大政府投入为保障,逐步健全包括医疗、养老和救助在内的系列化、广覆盖的利益导向保障制度,努力让计生家庭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是落实不同层次的奖励扶助政策。2010年,该区农村部分计生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即对部分符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条件的人员,将由国家规定的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120元;对符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条件的夫妻,将由国家规定的每人每月100元或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或160元。仅此两项,该区每年区财政支出就达609万元。
二是完善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险政策。在该区农村新型养老、医疗和妇女特殊疾病互助等三项保险制度中明确规定计划生育家庭成员享受的保险金额高于一般参保人员。2010年,独生子女及其父母新农合补助每人每年增补4元,筹集用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大病救助金达137万元。
三是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建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对意外伤残、患重大疾病等造成困难的独生子女家庭和自愿退掉二胎指标家庭进行救助,到目前,该区累计筹集资金650万元,救助独生子女家庭2000多户。
四是扩大社会福利范围。对独生子女的相关学习费用由其父母所在单位予以报销或免缴;未成年的独生子女在本区所属医院就医的住院床位费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分别减免10%和20%;将计生贫困家庭纳入“千户扶贫”和“安居工程”中,帮扶资金高于一般家庭的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