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市属高校,近10年来天津医科大学先后获得10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和35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116项,50余名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与72个国外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医学研究……这种跨越式发展的巨大能量缘何而来?天津医科大学校长、著名肿瘤学专家郝希山院士自豪地说:“这是我们始终把‘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营造‘识才、爱才、聚才’环境的结果。”
远者来
今年刚刚40岁的张宁教授清楚地记得,2006年,他只身一人从美国来到天津医科大学,郝希山校长亲自陪他去挑住房、落实安家费用。“在这里,只要你有实力,就能获得与你实力相匹配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在这样的氛围里,不由得你不加倍努力”。在所谓“最困难的三年”的磨合期中,张宁率领科研团队拿下1项“973计划”子项目、两项“863计划”项目和4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近日,他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97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获得科研资助超过2900万元。
天津医大从选拔学术领军人物和建设创新团队入手,建立了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和柔性工作体系,对高层次领军人才采取特聘的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天津医大实施了“三破”政策:破除职级限制、破除资历限制、破除身份限制。
现任副校长的张宁,此前在正处级岗位干了不满两年。但学校不因职级设障碍,采取学校聘任、党委考核的方式破格任用。张宁任分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后,一年内就使学校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立项增长了43%。在他的协调下,天津医大与美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合作建立了国际一流的肿瘤组织标本库;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合作建立了国内最先进的肿瘤纳米技术研究中心等。他本人也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天津市十佳杰出留学回国人才”等称号。
天津医大在以高端学科会聚人才的同时,也着力靠高端人才带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此他们先后开展了“学科带头人建设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及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实施学科和人才捆绑战略。国际知名药学专家、美国密西根大学杨志民教授作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受聘于天津医大担任药学院院长后,改造实验室并实行项目负责人制;与相关企业建立全方位合作,为科研和学生实验提供了资金与基地。在天津市的支持下,短短几周就筹备建立了“临床药物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并争取到1000万元科研经费。
留住人才,更要用好人才。为此,天津医大成立了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产业化于一体的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作为天津市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他们率先实施了集责任目标、管理权限、利益分配一体化的项目负责人(PI)聘任制,目前该中心已面向海内外招聘“PI”11位,承担国家级课题14项、省市级课题5项,获经费3000多万元。
近者悦
郝希山认为,不但要通过引进人才尽快占领学术高地,更要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
天津医大开展了“新世纪优秀人才”选拔工作:每年选拔一批青年教师,每人给予4.5万元至10万元的培养基金,由资深专家担任导师,进行为期3年的重点培养,迄今已有6批153人通过重点培养成为各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为学校注入了青春活力。校党委书记张连云将这一做法比喻为“本土人才项目的‘孵化’发展”。
天津医大总医院副院长张建宁教授,就是受益于学校“人才孵化”计划的人才之一。作为神经外科的青年骨干,张建宁1996年被学校派送日本久留米大学进修神经外科。随后不久,由于学术成绩优异,张建宁又被久留米大学聘为客座教授。2001年他再次被学校推荐进入全美最杰出的医学院之一的美国得克萨斯休斯顿贝勒医学院进修。两次难得的出国学习机会使得张建宁在神经外科专业的造诣得到长足的进步。回国后,由张建宁教授领衔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成为国内神经外科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承担着3项国际合作基金项目、30项国家级项目和20余项省部级重点项目。
天津医大注重用制度激励人才。学校每年拨出200万元专款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教学成果、科技成果;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行重点岗位制度,通过设立国家级人才岗位、校聘关键岗位和院(系)重点岗位,凸显高层次人才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津贴分配上形成了重贡献、重实绩,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向创新创造倾斜,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机制。
为了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天津医大先后制定并实施《天津医科大学教师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天津医科大学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综合实施意见》等,仅“十一五”期间,就有52位在职教师获得博士学位,有24位教师进入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企业工作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学校推行的“百名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至今已输送1787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
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李运红 胡 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