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北京市海淀区海淀乡树村小清河路的绿园小学召开最后一次家长会。但这一天,家长会的内容不是布置开学事宜,而是向那些已缴纳学费的家长退还学费。
绿园小学是北京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有学生近千人。这个几经流离的学校,这一次面临的是关门的命运。近千名将失学的孩子,众多将入学的孩子,每个孩子的背后,几乎都有让人泪下的故事。但是,在“不相信眼泪”的年代,多少个让人心动的故事,也“捍”动不了拆迁所能带来的利益。
留守儿童、留守妻子,是中国高速发展给大量农业户口的中国公民带来的特定遗憾。近十几年,在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大中城市的周边地区,农民工子弟学校应运而生。但是,这些“姥姥不爱、舅舅不疼”的“非法”学校,学路坎坷,命运多舛。
一些主管部门,既用苛刻的入学条件管住城市公立学校的大门,又用城市公立学校的办学标准管住农民工子弟学校设立的大门,“双管齐下”的后果,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弟的实际失学。在一些主管者眼里,似乎让农民工的适龄但不适“格”入城市公立学校的孩子失学,比上一所不那么正规的学校还要好——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现代学校,其功能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传递价值。农民工子弟学校,可能在知识传授上不那么规范,在技能培养上不那么到位,在价值传递上不那么系统;但农民工子弟学校努力把即将外化于社会的“苗子”纳入社会化的渠道,实实在在弥补了人伦遗憾,安定了千千万万个最底层的家庭,阻止了潜在的、不特定的社会“细胞”的“癌变”。在中国飞速前行的时代,农民工子弟学校做的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啊!这哪里是一所学校所应具备的功能,完全是政府所应负起的责任。
改革开放30余年后,在加入WTO允诺给外国人以“国民待遇”之后,中国已经到了要坚定不移对内开放,给所有农民工以国民待遇的时候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今后中国发展的速度如何,农民工——以户口制度划分出来的中国公民的一大部分,都不会回到他们出生的那块土地上了,就像60多年前被户口合法化了的今天城市人的先辈一样。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为中国的工业化垫付了最大的一笔成本。在中国经济起飞的年代,经济扩张逐渐占据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这时,城市对“外来”人口管制的松动,其实是农民失地的潜在对价。失信于这个对价,铁定会出乱子。
(本文选载自8月15日光明网评论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