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06日 星期六

    “与剑桥面对面”

    《 光明日报 》( 2011年08月06日   08 版)

        “一根绳子绕地球赤道一周,绳子有多长?”“湖上漂着一条船,从船侧面扔下一只锚,水面会上升还是会下降?”——在4日下午举行的“与剑桥面对面”研讨会上,英国剑桥大学招生负责人萨丽·鲍斯博士向北京的数百名中学生抛出了这样几道模拟的“剑桥入学面试题”。记者在现场看到,无论是在台上直接面对考官的学生,还是在台下当观众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并最终一步步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萨丽·鲍斯博士解释说,剑桥的面试题并没有所谓“标准答案”,考察的重点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互动能力。

        “与剑桥面对面”研讨会是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特邀英国剑桥大学来京举办的。协会会长桑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学生海外留学人数不断攀高,去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已达28.47万人,今年还会更多。这首先得益于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人民收入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具有了自费留学的支付能力。在国内教育资源有限,优质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随着出国学生总量的不断上升,优秀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自2009年以来,中国学生申请国外顶级名校的数量大幅上升,引起了很多国际名校的关注。但在长期的“唯分数论”和“标准答案”至上的培养模式下,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不懂得全面展现自己的长处,尤其是在面试环节,缺乏灵活应对能力。与顶级学校失之交臂,非常遗憾。为什么我们很多的好学生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好分数”?我们的学生和顶级名校要求的差距究竟在哪些方面?类似的研讨会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际顶级名校挑选学生的方式和标准,也有助于我们反思国内教育体制中的弊端。

        据悉,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将同英国剑桥大学进行长期合作,剑桥会定期派招生人员到京组织面试活动,由协会方面挑选符合面试资格的优秀学生参加。(本报记者 刘 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