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怎么办》的畅销,时寒冰趁热打铁,历时2年推出全新作品《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从首尾呼应、自成一脉的角度看,这本新书若叫《我们怎么办》可能更合适。《中国怎么办》着眼于金融危机下中国的出路与走向,而《我们怎么办》承前启后,将视角转换至通涨压力下的政治民生,我们——个人、企业与政府,在全球经济一盘棋的局势下,该如何应对,又该如何自我救赎?
翻开目录,从货币超发到股市楼市,从各国救市到朝韩局势,从能源战争到汇率狙击,从社会保障到债务危机,还有从日本地震到国际局势。全书涉猎广泛、涵盖全面,犹如在“领略当代小型百科全书般丰盛的知识盛宴”。结合上一本《中国怎么办》,两本作品充分展现了时寒冰日渐成型、日趋成熟的写作风格。
首先便是对热点事件的梳理与把控。在这一点上,时寒冰所有的叙述都有理有据,逻辑推导严谨而且系统,遣词造句朴实而不失生动。作为一名财经媒体人、商业观察者,他每每能抓住民众最关心的议题,然后从最新和最前沿的新闻切入,以一种适合大众阅读、读时引人入胜、读后发人深省的叙事来展开“思想作业”。时寒冰在写作时,始终保持理性、客观、中立。他的追问尖锐、洞察犀利,其观点有醍醐灌顶之效且不时让人胆战心惊,但在逻辑论证上却能做到自圆其说、顺理成章。
如果这是时寒冰式的行文特色,那么,他的另一看点便是其所依赖、引以为豪的方法路径——利益分析法。所谓利益分析法,就是从这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取向着手,追溯、推导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最有可能采取的行动,找到时间与利益等要素的交叉点、重叠点、平衡点——对于难点和模糊点找到简单的替代因素,而后再推导出趋势。较之《中国怎么办》时的啼声初试,“利益分析法”在新的作品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具体来讲有三点:第一,使用利益分析法的前提是主体分析。只有找到利益主体,才能明确各方的利益需求,从而找到满足不同主体的合理利益需求的途径,最终解决社会矛盾。第二,该方法不能仅局限于某一领域的趋势研究,必须得了解政策的来龙去脉和未来政策所出,并放在国际大棋局和国内形势之下。第三,利益分析必须得超越利益本身,因为只有当人走出利益的局限,才能观察利益本身的力量对趋势的影响。
正是仰仗于利益分析的视角和立场,时寒冰能在《中国怎么办》中清楚地看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制造过程及根本的受益者,究其本质是阳谋而不是阴谋。在《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中,时寒冰以近乎残酷(也可以说是“触目惊心”)的文字把他的忧患和警告呼号出来,表现出一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例如“全世界凡是货币超发的国家,都在拼命为货币找出路——只有吸纳掉这些货币,才能避免通涨之火熊熊燃烧。”“为何在国内通涨压力日益增大的同时,即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同时,对外尤其对美元却在快速升值呢?……在国内投放基础货币来储备美元等外汇,必然造成这种局面。”“这种危险布局的逻辑是:先逼迫人民币升值,导致大量出口型制造企业因亏损而破产倒闭,这其中包括许多优质企业,而后,再推动人民币大幅贬值,以推高在中国泡沫和套利中获取的暴利,收购中国的优质企业、人民币资产、资源……这正是人民币升值之血。”这仅是书中第一章的若干语句,在其他章节里,还有许多类似的鞭辟入里、一针见血的观点。
然而面对危局,我们该怎么办?时寒冰提出了“资源为王”和构建“良性制度”等诸多对策。这个方案并不陌生,早在《中国怎么办》时,他就给出了同样的建议。“要改变以外资(美元)为王的被动局面,就必须以自然资源为王,以知识创新为王,以区域性货币主体为王,以拉动内需的富民强国策略为推动。”至于企业经营和家庭个人方面,新书则提出了面对动荡格局固化财富的创新思路,并强调以良心、善心、公心对待财富的新观念。
所以从某种意义而言,《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不光是一部单纯地讨论中国经济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该书的英文名为“The Grand Trends”,直译就是“大趋势”)的作品,也是一个指导公众如何摆脱财富蒸发之苦、实现保值增值的理财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