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8日 星期六

    消除售瓜风波与“黄金4小时”

    作者:山 峰 《光明日报》( 2011年05月28日 02版)

        受“膨大剂导致西瓜爆裂”报道和传言影响,四川、海南等地西瓜滞销严重。有人批评媒体报道惹祸,有人批评公众缺少理性,轻信传言。笔者认为,引起西瓜滞销绝非媒体报道的本意,公众因报道和传闻而影响消费行为亦属常情。而相关政府部门是否具有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善用“黄金4小时”,则是决定西瓜滞销事件走向的关键。

        膨大剂是什么?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朝贤指出,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内源激素。按一定比例喷洒膨大剂,可以促进植物坐果,引导植物将营养输送到果实中去。此项技术成熟,生产效果好。江苏一些地方出现西瓜开裂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包括当地新引进西瓜品种的适应性、今年长时间干旱后西瓜短期内大量吸收水分造成胀裂以及膨大剂使用时期不当等,这类问题是生产技术问题,而非质量安全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技术指导来解决。

        既然是个“技术指导”的问题,如果技术专家在西瓜种植过程中及时跟踪服务,西瓜开裂现象还会不会这么严重?

        在得知当地瓜裂的信息后,如果技术专家能及时指导瓜农采取补救措施,并配合和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准确权威的科技信息,西瓜开裂的报道还会不会引发众多猜疑?

        在西瓜开裂报道引起市场负面反应的情况下,如果相关政府部门及时组织有采购需求的单位和个人代表与专家交流沟通,邀请有影响力的人士试吃,协调有需求有影响力的企业批量购买,再通过媒体扩大这些事件的影响力,在这盛夏来临的季节,西瓜真的会一直滞销下去?

        回顾国内外突发事件被成功应对的大量案例,我们不难找到此次西瓜滞销问题的解决答案。

        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多重压力,善用媒体,提升应急管理能力,至关重要。

        过去有专家提出,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有“黄金24小时”之说,即在事发24小时内发布权威消息、正确处理事件是平息事件的关键。在舆论传播速度飞速加快的冲击下,专家又提出要善用“黄金4小时”处置突发事件。这些提法都强调: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是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具有的应急能力。“早讲话、会讲话、讲真话”,“快报事实、慎报原因、依法处置”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策略。

        “突发”决定了“紧急”,“紧急”考验着“应急”。

        我们应当建立社会舆情、网络舆情的收集和研判机制,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预案,并能在事件发生后推动实际问题尽快妥善解决。

        我们应当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网络媒体等手段发布信息、报道真相、破除谣言、解疑释惑。

        我们应当提高全社会应急管理综合能力,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健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预防体系、综合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形成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特色鲜明的应急管理体系。

        “膨大剂报道”引起的西瓜滞销,如果能进一步促进我们善用“黄金4小时”,提高我们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就是坏事变好事——围绕西瓜的坏事影响是暂时的;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好事影响是深远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