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是内蒙古最西端的一个地级行政区,面积最大,27万平方公里;人口最少,22万。
这里拥有世界唯一的沙漠地质公园,享有“中国秘境”、“骆驼之乡”、“神舟飞船升起的地方”等美誉,也是国内主要的沙尘暴策源地之一。这里被中国的三大沙漠覆盖,被称为不宜人居之地。
然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阿拉善在实践中不断破解发展困局,谋求人与自然、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谱写了新的传奇。
生态优先 人退带动沙退
由于连年的干旱、过垦过牧和樵采,阿拉善东、西居延海于1961年、1992年相继干涸。1700万亩的天然梭梭林带在短短几十年里锐减到了800万亩,额济纳胡杨林由5万公顷减至2.6万公顷;严重退化的草场面积达330多万公顷。与此同时,沙尘暴也在阿拉善愈演愈烈,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每年以10—20米的速度向外扩张。全盟土地沙化速度每年达300平方公里,占全国每年沙化总面积的近1/4。阿拉善由此也成了沙尘暴的代名词。
进入21世纪,阿盟盟委、行署提出了以“适度收缩、相对集中”为核心的“转移发展战略”,并进一步确立“保护就是最大的建设”、“人退带动沙退”的思路,大力实施退牧还林还草政策。
第一次生态移民,阿盟先后从贺兰山迁出牧民856户3520人,退出牲畜23万头(只),使贺兰山彻底实现了退牧还林草,并使保护区面积扩大到133万亩。实施退牧还林以来,贺兰山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36万亩增加到5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2%增加到现在的42%。第二次生态移民涉及面更大,一些生态环境恶劣,不适合人居住地区的牧民,也陆续搬迁到城镇和条件较好的灌区,4400多万亩草原得到休养生息。
除农牧民搬迁转移、发展生态农牧业外,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自然保护区建设、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抢救保护等生态工程,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大力实施退牧还林还草政策,充分发挥草原森林自然修复的同时,阿拉善盟还大力实施“锁边围城”和“身边增绿”工程,营造生态宜居环境。5年间,全盟森林资源面积增加4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4%,增长一个百分点;2009年,生态治理面积首次大于沙化土地扩张面积。
阿拉善盟盟委书记王玉明说:目前,全盟生态环境仍处在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阶段。要在如此广袤的地域开展生态保护建设,任务非常艰巨,需要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需要统筹安排,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循环经济 强身健体
2004年起,阿拉善盟顶住重重压力,断然停止矿权审批,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引进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循环产业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作为改革的试验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盐化工、化工新材料、特色冶炼、建材等重点产业,积极研发和引入高新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如今,世界最大的金属钠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靛蓝生产基地等在这里崛起;煤焦油加氢、苯胺基乙腈等一批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的大项目在这里落地,新型工业化在这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昔日的“黑三角”如今已成为规划科学、天蓝水碧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十一五”期间,当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筑起以盐化工,煤化工,风、光发电等为支柱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5年间,全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了7倍多,与此同时,全盟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4.55吨标煤下降到3.185吨标煤,下降了30.9%。
如今,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共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38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8项。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盟非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将达519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
城乡一体建设美好家园
今天的阿拉善,城乡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阿拉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100%的乡镇和95%的嘎查村通上了班车,实现了砂石路向小油路、小油路向高等级公路的跨越。通过实施市政道路建设、街景美化亮化绿化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人居环境和投资发展环境从根本上得以改善。2009年,全盟城镇化率已达到75.7%,城乡一体化格局已成现实。
阿拉善盟加强公共财政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作用,加快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均衡和健康发展,在共建共享中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将免费教育范围扩大到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实现15年免费教育;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实现地域上的全覆盖,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实现城镇居民100%纳入医疗保险……
阿拉善文化、旅游成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元素。其中,以贺兰山森林生态旅游、腾格里沙漠湖泊度假旅游、东风航天城高科技旅游等为代表的旅游精品工程迅猛发展,打响了“中国秘境阿拉善”品牌。“十一五”期间,每年有200多万人到阿拉善观光旅游,旅游收入每年以30%速度递增。
昔日闭塞落后、生态凋敝的阿拉善,今天已经成为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本报记者 高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