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似乎很少有地方的草木像汶川那样,如此蓊郁蓬勃而经日不凋。三年后,记者重新走进灾区,撷取记录坚守在这块土地上的普通人的记忆、生活和情感。当一幕幕活泼跃动的生活场景在我们相机里回放,当采访本上那些沾着泥土芬芳的话语被一句句重新温习,我们蓦然发觉,与高度概括的数字和论断相比,它们竟是如此鲜活,如此饱满,如此有力!这,就是新生的力量。我们谨以如下文字和影像,向着刚毅坚卓、生生不息的中国汶川敬礼!
雾霭在峡谷间渐渐散去,清晨,阳光重回映秀小镇。静谧,安详。
2008年5月12日,这里被瞬间撕碎。小镇中心的漩口中学至今仍定格在三年前的那一刻。小号声轻轻吹起,守护着人们的记忆,安抚逝魂,寄托思念。
在巍然挺立于残垣断壁间的高高旗杆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不仅在地震遗址上,而且在映秀小镇的家家户户;不仅在映秀,而且在都江堰、什邡、汶川、北川……不仅在灾后重建的土地上,更是在人们的心中。一面面五星红旗,凝聚着无所畏惧、众志成城的力量;饱含着万众一心、守望相助的真情;述说着对党、政府和全国人民的感恩。
“一切的伤痛后,我们还要顽强地活下去,去完成我们爱的人们未完成的心愿。”为爱重生,在汶川大地震震后一千个日日夜夜里。
【数字】截至2010年12月底,地震灾区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项目已完工27318个,完工率92%,完成投资7792.3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90%。其中:农房重建于2010年春节前后全面完成,城镇住房重建于2010年5月底基本完成;学校、医疗卫生机构重建分别完工96%、90.2%;38个重点重建城镇中汶川、北川、青川县城和映秀、汉旺镇等37个城镇形成主体功能,经济发展超过震前水平。
已是群山苍翠的季节。车过都江堰,道路两旁的高山上,还是现出了一道道如巨大的利爪划出的痕迹,这是地震后造成的山体滑坡。一路向北,“爪痕”愈加频密,直到生命的绿色在陡峭的山崖间消失殆尽,滚落的巨石塞满了群山的沟壑。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重灾区达到10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县和重灾县达到51个,460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然而,生命的脆弱和坚韧几乎是同时显现的。
都江堰至汶川的213国道,原有87座桥梁、10个隧道,基本被摧毁。仅仅3个月时间,冒死开进的筑路大军就在峡谷另一侧的崇山峻岭间修建起一条新的213国道,打通深入重灾区的生命线……
在青川,百姓打出横幅——“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在北川,“灾难击不垮的女强人”龚兴兰刚刚冒着余震把养猪场修好,又在被唐家山堰塞湖水淹没后从头再来;之后泥石流再度将一切吞噬,她仍不放弃,重整旗鼓,成立了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名“震兴”……
【数字】地震灾区重建规划集中了全国乃至世界的智慧,确保了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全国10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1万多名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者,参与了39个重灾县、700多个乡镇、2000多个村庄的重建规划。
“我刚到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废墟,那时去成都要花一天的时间,现在只要3个小时。”药冬冬说。作为团中央“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的志愿者,他震后两个月来到茂县。行走在美丽的羌寨,三年的变化历历在目。更让他自豪的是,他亲睹了来自山西路桥公司的家乡人竭尽全力为灾区援建付出的辛劳。“地震把山都震酥了,今天把路修好,明天又被落石砸垮。在筑路过程中,工人随时有被山石击中的危险。但没有人退缩。”按照“西部计划”,药冬冬三年志愿期满即将离开,小伙子对这片土地充满感情:“这三年的经历,对我来说,是用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药冬冬透露说,他的女朋友也是一位灾区志愿者,正在阿坝州工作,两人计划明年结婚。
在地震灾区,援建者、志愿者永远是一道别样的风景。他们的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
“援建不仅是原址重建,让灾区群众有房住,还要考虑他们以后的生存和发展。”这是所有援建者心中的目标。
在阿坝州水磨镇,援建者与当地政府和居民商定,按“生态、文化、安居、乐业”的理念打造全新的“水磨羌城”,建成一个宜居的旅游城和文化城。如今,最多时每天有近两万游客前来观光,全镇“家家有住房,户户有商铺,人人有就业”。
“现在的生活?好得嘛!”茂县坪头寨的王元慧老人连连点头。尽管他对身边的变化还没有完全适应。“地震这么厉害、灾区这么大,最艰苦的时候也没饿肚子!”现在,震垮的土楼被高大坚固的羌族风格的小别墅所取代,家里正打算把富余的3间房子改成家庭旅馆,一直习惯在田里种地的老人也关心起寨子附近的跨河大桥什么时候能够修好。当听说今年十月前就能竣工时,抱着外孙女的老人笑着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嘛!”
【数字】目前,北川、映秀、汉旺地震遗址纪念地实现局部开放;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伏龙观、二王庙抢救保护等文物保护系列工程全面开始。遍布城乡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非遗展示中心、非遗传习所和遍布各地的纪念地,形成贯穿灾区,覆盖学校、医院、工厂和社区,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的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今年72岁的何华魁把自己手书的条幅挂在客厅中央。老两口居住的124平方米新房,古香古色。除了乔迁新居,让这位1996年就退休的羌族老教师更加自豪的是,自己参加了展示羌族传统文化的“羌魂”剧组,还曾经到北京进行过巡回演出。
“现在是对羌族文化保护最好的时期。羌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应该成为推进我们这里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了,社会更和谐,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就更有保障了嘛!”老人分析得头头是道。“你看,一到傍晚,广场、街边那么多人在跳锅庄、萨朗,说明什么?说明咱老百姓精神状态好!”在“羌魂”剧组主唱祈福、敬神的羌歌,在没有演出的日子里,老人每天早上也要在屋顶上、房子里“吼上两声”。他最盼望的,是茂县即将落成的羌族博物馆、文化传习中心等开门迎客。“到时候就可以天天驻场演出啦!老有所为,身体硬邦邦的!”老人拍着自己的胸脯高兴地说。
漂亮可人、只有两岁大的小沛怡蹦蹦跳跳地跑到客人面前,迫不及待地向大家展示她手中的年画小卡片。
绵竹孝德镇是苏州对口援建地区,借助当地的文化资源,苏州市与绵竹市联合投入3600万元,将大乘村、射箭台村连为一道“年画走廊”,令绵竹年画与苏州园林、桃花坞年画汇聚于此。徜徉于年画村,浓郁的乡土文化、清丽的江南神韵,让人宛如置身画中。
小沛怡出生不久,她的父母决定放弃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老家年画村。如今,母亲经营的“年画坊”能给家里带来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这里也是小沛怡的快乐大本营。
【数字】据统计,在地震灾区失去孩子的家庭中,5422户有再生育打算,截至2010年12月底,已有2739个婴儿健康出生。
仅仅相距几十公里,新旧两座北川城,两重天地。
低声语,缓步行,旧北川是一处凭吊之地,它记录了一段悲伤的往事,也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敞胸怀,极目望,新北川是一方新生热土。在这里,你能感受到生命不屈的旋律,它将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遇到冯绍贵、付明芳两位老人,是在他们北川新城社区门口摆的杂货摊前。几包小吃,几瓶饮料。“每月就赚几十块钱。”冯绍贵看出了记者的疑惑,连声说道:“钱够花,钱够花。”原来,两位老人每人每月还能领到710元的社保补助。今年1月,老两口搬进了新北川一套92平方米的单元房。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已经逐渐习惯了在新北川的生活。老人说:“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孩子们都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三年来,地震灾区的物质生活重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基础,没有这个,人们哪还敢去想别的。”一直坚守在灾区进行心理援助的志愿者刘猛说。在他创办的都江堰“妈妈之家”,200多位接受心理援助的丧子母亲中,三分之二又有了新的宝宝。“生活安心了,给人们心理创伤的平复的的确确带来了巨大帮助,让人对未来重新有了希望。”
刘猛分析说:“经历如此巨大的人生变化,人们心理的重建,大约要走过四个阶段,首先是情绪的稳定,然后是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症状逐步消除,之后,人们在现实面前需要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和角色认同。三年来,绝大多数人都迈过了前三个心理关口。目前,人们面对的是第四个阶段——寻找新的心理支撑,情感系统和生活秩序的重建。”
“这将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可以说,刚刚开始。”刘猛说。
(另见16版:《刘猛:“妈妈之花”,从废墟上绽放》 本报记者 邢宇皓 练玉春 余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