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劲牌公司开展了一次幸福指数调查,发放900多份问卷,80余项问题涵盖生活、工作、个人发展等方面。结果显示,2010年度员工综合幸福感指数71.17分,较上一年度上升0.39分。
劲牌公司为何如此关注员工的幸福感?员工的幸福感和企业发展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联?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这家位于湖北省大冶的知名企业。
幸福,源自和谐的同事关系
踏进劲牌公司包装三车间,碰到了生产主管姜美英。面对记者的提问,37岁的她露出自信的微笑,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姜美英来劲牌公司已经11个年头,先后调过4次岗位。作为生产主管,她不仅对车间里的每个生产环节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懂得与员工间的沟通交流。为了使同事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姜美英常常换位思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几天前,生产线上的一名员工因嫌计量工岗位累,想要离职,一上午没有来上班。姜美英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与这名员工进行面对面沟通。她并没有板起脸批评下属,甚至没有提及离职这件事,而是肯定了他平时的工作成绩,表达了自己的信任和鼓励。谈话结束,这名员工回到了岗位上。
“公司教会了我感恩,教会了我成长,我为在这个地方工作感到自豪。”去年姜美英得了肠炎住院,公司同事、车间主任、工会主席纷纷去医院看望她。病友都羡慕地说,这点小病这么多人来看,你们公司真是好。谈到这件小事,姜美英的眼里泛出点点泪光。
“通过个人素质培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好一位基层管理人员,同样的一件事可能因处理方式不同,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在姜美英心目中,自己的幸福感就源于和谐的上下级和同事关系。
幸福,源自强烈的情感归属
27岁的曹耀芬,是包装二车间70班的一名季节工。这位“80后”的女孩子显得十分文静,说话偶尔还会脸红。对于幸福,她也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虽然是季节工,但在福利待遇上跟合同工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同样可以享受各种节假日,每年还可以参加公司组织的免费旅游,过年过节发的福利一样都不会少。因为工作认真负责,公司马上就要跟她签正式的合同了。
“我就要成为公司的固定员工了!”曹耀芬抑制不住内心喜悦,她说,公司给每位职工免费提供一日三餐,不仅味道好,菜品丰盛,还有专门的厨师进行营养搭配;过年过节都要发福利,“三八”妇女节每个女工还发了一套保暖内衣——虽说东西不怎么贵重,但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每到销售旺季,车间里的工人经常会加班,公司会在深夜给职工安排一次夜宵。遇上员工家里有婚丧之事,工会都会送上礼金或慰问金;根据新出台的医疗制度,大病医疗除去国家医保报销的70%外,个人承担部分公司内部再报销80%。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员工更注重个人生活品质的提升。目前劲牌有13个文体协会组织,公司每年都会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各个协会开展活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工会积极收集、听取员工意见,确保员工意愿及时传递到公司管理层,为职工表达心声建立起通畅渠道。
幸福,源自清晰的职业规划
李锐是个开朗活泼的大男孩,去年7月份毕业应聘来到劲牌公司,岗位是工艺管理。因为刚走上工作岗位,他喜欢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很想搞营销,到市场上去锻炼一下自己。“有压力,有挑战才有动力,希望3至5年里在工作上能有一个质的突破,争取当上经理。”说到这里,小伙子不好意思的挠着头笑了。
在工作实践中,李锐发现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包括对数据的分析写作能力,还有待人处事的能力。他很快适应了企业的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环境,懂得了个人应该服从集体利益。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提升速度、成长机会和职业定位成为影响个人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劲牌公司在为每位员工量身定制符合个性特征和知识结构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充分贯彻“办学习型企业、育知识型员工”的企业理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活动,双轨同步推进培训进程,着力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做好幸福指数的问卷调查,其实也是为了让员工树立快乐工作、体面生活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贺汉兵介绍说,为了掌握员工的幸福状况,公司建立并完善了幸福指数调查模型,并从2006年起开始实施调查工作。
“劲牌不属于个人,是所有劲牌人的劲牌,是整个社会的劲牌!”这是劲牌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少勋一直坚守的信念。将员工的幸福指数测评列入企业发展的规划之中,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之源。
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邱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