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村村规民约(节选)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事一议按规定办。
△服从兵役争先进,积极从军戴红星。
“你有一颗孝顺的心,我有一颗孝顺的心……”在南海罗村街道第四届“华兴之光”孝德文化节开幕式上,5000人同唱《孝德之歌》,吸引了大批市民大声附唱,将开幕式推向高潮。
罗村街道办事处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有“玻璃之乡”和“照明灯饰专业镇”之称,下辖沙坑村等10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
面对转型期的挑战,罗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叶迎津组织领导班子深入调研讨论,寻找文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街道办在十四个村居委中广泛调研,有针对性地收集孝德事迹20多个,并发出2000多张孝道问题的问卷。针对相关问题,街道制作了《罗村行——谈孝论道》电视专题栏目,让群众“感动、感激、感恩”。同时,街道举办以“孝”为主题的征文比赛,集结出版10000本,街道中小学生人手一册,成为学校道德教育最受欢迎的乡土教材!
罗村街道具有悠久的、深厚的、深得人心的孝德文化传统。
自孝德文化推广工作开展以来,罗村先后塑造了一系列经典之作:“千叟宴”,以“情系罗村、孝心永驻”为主题的爱心慈善花灯千叟宴会,邀请全街道14个村居1000多名老人共享花灯盛宴,千名长者畅叙孝德情;“孝经大讲台”,以《孝经》为切入点,整个活动共分12讲,成为了罗村人的思想“盛宴”,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孝德文化教育月”,孝德人物的事迹成为罗村学子的德育教材,每年12月成为罗村中小学生的孝德教育月,对父母长辈的感恩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另外还举办孝德文化红段子创作大赛,利用移动平台和校讯通平台群发信息引导广大群众创作红段子。
2010年,罗村的邓雁珊、卢雁萍孝德模范人物成功荣登10月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榜。5年来,罗村孝德文化节活动已经成功举办四届,因其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
专家点评
孝德文化出新彩
魏 晨(徐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通过多种形式的孝德文化建设,既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善乡风文明,同时又可以带来家庭和睦、社区和谐。之所以取得了这样的成效,在于以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契合了人们传统文化心理,使得看似外在精神文明建设与人们的内在需要紧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内在的原生动力,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使得个人道德与社会公德充分联结,道德建设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反哺社会,经济社会获得较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