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2日 星期六

    塑造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2日 06版)
    董慧凝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首先,谈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需要解决高校学报的定位问题。我们不但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学报定位,也应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看高校学报改革和创新。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有重点高校、普通高校之分,也有首都高校与地方高校,工科、文科与综合之别,高校学报定位就应当根据高校特点因校制宜,形成适合本校特点的高校学报,打破“千刊一面”的局面,形成多元化的办刊模式。

        其次,办刊理念上应从封闭办刊转向开放办刊。高校学报不但要服务高等教育,也服务国内外学者,服务一切科研成果的读者。这就要改变学报仅仅为本校教师、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现状。

        第三,高校学报要走出目前的困境,最需要解决的不仅是“专业化”或“综合性”办刊方向的问题,而且要提高学报的整体学术水平,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

        第四,进一步发挥“名刊工程”的引导功能。教育部“名刊工程”引入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选原则,在整个高校社科学报界乃至社科期刊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引导性的作用应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