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谈起当前文化建设的发展态势,贵州省作协副主席欧阳黔森代表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欧阳黔森谈道,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定是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文化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长久驱动力。现在,国家已经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到战略的高度,只有文化的强大,才能宣告中华民族的强大。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文化体制改革是当前文化建设中的关键。
“要打破过去的瓶瓶罐罐。”欧阳黔森认为,在文化复兴的大前提下,文化体制改革正适应时代需要,如果说文化复兴的战略已经确定,文化体制改革就是具体的战术。过去,不少人认为体制内的文化产品是公益性的,体制外的文化产品才是市场化的,这其实是一种误区。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是多样的,怎样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又使其得到市场的认可,这需要文艺工作者认真思考,从自身找原因,练好“内功”。“群众的审美水平并不低。”欧阳黔森谈道,并非只有媚俗才能有市场,当代文艺工作者有这样的历史责任,依靠市场的传播力量,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将包括正确历史观、世界观在内的核心价值观念,渗透在文艺作品的方方面面。
今年3月,有两部充满贵州风情的电影——《云下的日子》和《幸存日》将在全国部分影院上映。作为这两部电影的总监制和编剧,欧阳黔森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致力让主旋律影片好看”。“我不是要板着面孔讲道理,而是要通过人物故事,传达一种精神和价值观。”欧阳黔森介绍,《云下的日子》实际讲述的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影片不仅聘请了知名演员,而且使用轻松幽默的手法来叙述故事,通过两个孩子的眼睛,展现出改革开放,人们从不变到变的精神历程;通过演员的肢体、表情、语言,展现改革开放带给当时人们的震撼、满足、喜悦与渴望。《幸存日》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影片取材于黔西南地区一次真实的矿难,那次矿难,创造了被困井下25天生还的奇迹。欧阳黔森介绍,这部电影的题材沉重而敏感,他所要表现的,是灾难面前人与人不离弃、不放弃的大爱。一方面,井下被困者坚信一定会得到救援,另一方面,只要还有希望,井上就会将救援进行到底。有了这两个方面,才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他相信只要观众走进影院,就会被这两部电影吸引。
欧阳黔森还表示,处于西南边陲的贵州,是资源大省,这些年随着国家大力开发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贵州下大力气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推进良好。贵州将依靠自己的特色文化,创造出更多弘扬主旋律,并得到市场认可的文化产品。
本报记者 柳 路 殷燕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