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9日 星期三

    找准社会管理的总钥匙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代表谈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9日 09版)
    学校放学后孩子去哪里?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创办“四点半学校”,每天学校放学由专人把孩子从学校接回社区教室,再由社区聘请的老师辅导孩子们学习、唱歌、画画,“四点半学校”从群众需要出发,有效解决了家长尤其是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图为西湖街道的教师在辅导小学生画画。
    本报记者 宋喜群摄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解决好民生问题、维护好群众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在社会管理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宝贵的探索和实践。甘肃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关键在哪里?如何正确处理社会管理与民生的关系?怎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今年两会的一大热点议题。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您觉得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关键在哪里?

        陆浩: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工作,关键是要找准能够打开“社会管理”这把锁的总钥匙。甘肃省近年来的实践证明,解决好民生问题、维护好群众利益就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钥匙。

        记者:民生问题是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您如何看待社会管理和民生问题之间的关系?甘肃最近几年在改进民生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就?

        陆浩: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从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全力以赴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从省情实际出发,坚持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每年都要为群众办成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推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十一五”期间,我们为民兴办实事86项,仅省级财政投入就达153亿元,解决了群众在就业、就医、就学、饮水、住房等方面的现实困难。在年初召开的省“两会”上,我们承诺今年再办27项惠民实事。我们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除了抓好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之外,采取政府购买的办法,每年拿出1.5万个岗位,重点安排教育类和医疗类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比全国提前一年建立城乡低保制度,并连续四年每年把保障标准提高10%,两项保障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高度重视灾区群众的衣食冷暖,特别是“5·12”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抢险救灾,千方百计安排群众生活,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灾后重建,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重建农村居民房屋30.2万户和39.46万户维修加固的任务。所有这些,对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改善群众生活、疏导群众情绪起到了重要作用,赢得了老百姓的欢迎。

        记者:您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陆浩: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维护人民利益的过程。我们在实践中感到,绝大多数社会矛盾与利益问题有关,与群众工作不到位有关。因此,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有条件解决的,我们都立即解决;对超越政策范围或目前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诉求,进行政策教育和引导,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群众的谅解,一批矛盾得到了及时化解。同时,认真开展重大矛盾纠纷积案化解年活动,一些遗留多年的重大矛盾纠纷积案和老大难案件得到了有效解决。仅去年一年,全省共排查出重大社会矛盾纠纷积案840起,已化解789起,化解率达到94%。立足多民族省份的实际,我们认真落实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省财政拿出1亿元设立藏区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完善省内对口帮扶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加强宗教活动和宗教场所管理,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努力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我们不断强化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机动车辆、重点场所以及社会组织的管理,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切实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综合运用“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模式,全面落实公安机关、房屋业主、就业单位的管理责任;在出租房屋管理中,探索“旅店式”管理模式,扩大旅馆业信息系统使用覆盖面;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逐步建立起了街面防控、社区防控、单位内部防控、视频监控、网络社会防控、区域警务协作“六位一体”的防控网络,效果明显。

        记者: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甘肃准备如何进一步做好社会管理工作?

        陆浩:这些年我们在加强社会管理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会发生更加深刻的调整和变革,给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新课题,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心和顺、社会和谐、充满活力、长治久安为目标,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为“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本报记者 宋喜群

        专家观点

        创新社会管理要以人为本

        □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范 鹏

        甘肃在自然条件严酷、经济相对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不高、政府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与创新,通过社会建设、管理与创新有效促进经济振兴、民生改善的“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找到并用好了切实保障民生、维护群众利益这把总钥匙。“提前一年”、“连续四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等等,在东部也许算不了什么,可是在多项经济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甘肃,却充分表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得到了切实贯彻落实,这是顺应民心、尊重执政规律的生动体现,是共产党为老百姓谋幸福的实际行动;也是深刻领悟社会发展规律性与目的性统一、勇于直面社会矛盾新情况新特点的理性思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甘肃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的思路与决心,也可以读出甘肃群众生活的美好前景。

        关键是协调关系保持稳定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陈文江

        要适应社会转型和发展的需要,真正达成社会管理的目标,首先必须理解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看到由于社会利益关系调整和改变所产生的利益格局的改变,再针对这些变化调整社会管理的思维,广泛依靠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管理过程,实现各种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管理过程中,紧紧抓住“民生”这个社会建设的根本要素,努力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抓手”,采取各种措施落实就业、医保和灾害救助,积极疏导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竭尽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最大限度地让全体人民、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