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7日 星期一

    雁过秋窗

    作者:苏叶(台湾)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7日 11版)

        1

        鸣哥,4月份我画得比较满意。

        进入5月,我定的一个标杆没能翻过去。艺术真个是可怕,让人神魂颠倒乍喜乍忧,全然疯狂。灵魂丝弦为此挑捻拨弹,一时愉悦,一时沮丧,一时疑虑,一时狂喜……这是独自一人的宇宙,回荡的却是深心积淀的思想感受。真的,面对画布,像面对明镜,它直逼你的本性本质,不容逃避。它不断鉴别你的综合素质,你在它面前挑开你自己,它使你彷徨、苦闷,也使你焠炼、突破。所谓顿悟,我觉得也非一日之功,乃博采而通,力索而入,是积寸累尺的工力,终使火石在瞬间迸发,一蹴而就的事恐怕从来没有。我有点怀疑自己的能力了,未必那么狺狺地自信。以前的无畏是缘于无知吧?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能走多远,唯有一点可以肯定:吐丝为生,丝尽而亡。管什么时风流向,我只聆听内心莽原的风声。

        2

        “老去渐于诗律细”,鸣哥,你举杜甫的诗例真好,谢谢。我似乎第一次懂得了这个“细”字。这些日子,我正是要求自己细,要求自己在简洁中寻找丰富,细腻到不见痕接的色差,又能有果决的对比……这都不易做到。我一次又一次地“冲锋”,与画布搏杀较量,搞得筋疲力竭而又寻宝不得,探险未成,十分地恼恨。简洁不是简陋,简练不是简单。有意义的简是深刻,就像有意识的含敛是力度。我忽地明白为什么杜甫是圣,而李白只是仙。原来,放诞率性并不是最高境界。怪不得钱钟书说,杜甫才大而实,是造章台宫殿千门万户之手;李白才高而虚,是建清微天上五城十二楼之手。我的画笔可以纵横驰骋,若想凝炼,是需要约束野性的。如果由着性子“乱来”,“牵着云跑”,我顺手得很。而一旦要坚定不移,能弃能舍,我定力弱,总是念三挂四。控制,真的很难为;提炼,又不能刻舟求剑,这哪里是形式和技巧的外在功夫?唉,让我耐心地“老去”,细心地“渐于”,看看能不能够将自己艺术的“诗律”冗繁削尽,像春去夏至等待麦熟灌浆,自然天成。

        3

        这个月,我一直泡在这幅130×90cm的大画中。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枝动而百枝摇的绘画艺术,改一笔,笔笔要动,因为关系全变了。绘画就是反复调整、寻找,要胸无成竹才好,既有偶然效果之喜,可又不能放弃对必然的坚持。它这样迷人,像一艘探险之舟,不知将你载往何境。我时常幡然一惊:自己方才被吸进去了,不知此身此世,这感觉真是美妙,可见人更多的状态是背负桎梏而不自知的。画笔每一次的调动都是对自己的裁判:肯定,否定,再肯定,直至达到整体和谐才罢手。第二天一看,又不满意,于是再来。像这样子独掌生杀予夺大权,真有点无冕之王的气概了。我不惧流沙会将我埋没,我没有兴趣向流沙鞠躬邀宠。

        当代名利之风的轻狂,沙尘暴似的物质嘉年华,也许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戏剧吧,叫人哭啊笑啊都不对。我在读科克托访谈,他说:“这个时代,崇尚速度却又只喜欢心灵最迟钝的人和歌手。混淆诗与诗意,政治金钱至上。这样的时代,不可能让我倾心,而且,我也不具备这个时代倾心的东西。我能看见世界,但世人看不见我,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尝试着躲在安静的角落。”

        鸣哥,我虽然会心,却没他牛胆,把自己和时代各放天平的两端。对我来说,开掘自我的人是必须孤独的。孤独是我的庇护,是我的自由,是我隐形的双翼,即使有锥心之痛我也拥抱它。因此,我是更欣赏里尔克的,他那样固执顽强地保持人类感受力的纯洁,以及,爱和美。这是艺术,是终极的。

        4

        我决定将这幅画杀青,这一场纠缠太久,虽然练骨长筋,却也很累。内心不安状态下的痛苦和欢乐,使我疲劳不堪。我本来想画得简约些,没想到依其个性发展,完工后发现它是如此华美,叫人不能逼视。当然,这里面有了过去没有的凌厉的切割,不由分说的冲突,然而终究关押不住内在的蓬勃,既温婉又绝决的绚丽,在左右夹峙的几何色块中毫无畏惧地弹跳、绽放。我无法不杀青它,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既已瓜熟,就该蒂落。

        我常想,什么是美?美应该是不可丈量不可剪裁。美是一种气,一种意,一种情。托马斯·曼让自己的主人翁为了美而死于威尼斯。马勒的乐音流荡在那销魂蚀骨的河流上。拂之不见,掬之无着,“空里流霜不觉飞”,什么都没有,可什么都不能譬比它的存在。或许这就叫大美无言?从这个境界看这幅画,它太生硬了。我现在对确凿无疑的表达都会心生距离。因为,真理很单纯,但其前进之路却复杂异常。谁知道当真实变为非真实,而非真实又变成真实的过程,其中的遗失,添加、修改、杜撰等等究竟有多少?很多的时候,就像是外壳从坚果上脱落,人们误将外壳当作坚果,他们为外壳奋斗,而坚果早已滚远……这样可悲的人、事、情,我看得还少吗?

        写到这里,我清澈了解,接下来我会做什么了。是的。不必惊怪。我要立即去到画室,把这一个月搏斗得来的“成绩”毁掉。就像樵夫挥抡利斧把一根柴劈成两半那样干脆。我可不想追逐外壳。我要的是守住坚果──那个美丽丰润的内核。无论它明灭几回,都在所不辞。

        (作者原为南京人,著名散文家,现居台湾)

        1

        鸣哥,4月份我画得比较满意。

        进入5月,我定的一个标杆没能翻过去。艺术真个是可怕,让人神魂颠倒乍喜乍忧,全然疯狂。灵魂丝弦为此挑捻拨弹,一时愉悦,一时沮丧,一时疑虑,一时狂喜……这是独自一人的宇宙,回荡的却是深心积淀的思想感受。真的,面对画布,像面对明镜,它直逼你的本性本质,不容逃避。它不断鉴别你的综合素质,你在它面前挑开你自己,它使你彷徨、苦闷,也使你焠炼、突破。所谓顿悟,我觉得也非一日之功,乃博采而通,力索而入,是积寸累尺的工力,终使火石在瞬间迸发,一蹴而就的事恐怕从来没有。我有点怀疑自己的能力了,未必那么狺狺地自信。以前的无畏是缘于无知吧?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能走多远,唯有一点可以肯定:吐丝为生,丝尽而亡。管什么时风流向,我只聆听内心莽原的风声。

        2

        “老去渐于诗律细”,鸣哥,你举杜甫的诗例真好,谢谢。我似乎第一次懂得了这个“细”字。这些日子,我正是要求自己细,要求自己在简洁中寻找丰富,细腻到不见痕接的色差,又能有果决的对比……这都不易做到。我一次又一次地“冲锋”,与画布搏杀较量,搞得筋疲力竭而又寻宝不得,探险未成,十分地恼恨。简洁不是简陋,简练不是简单。有意义的简是深刻,就像有意识的含敛是力度。我忽地明白为什么杜甫是圣,而李白只是仙。原来,放诞率性并不是最高境界。怪不得钱钟书说,杜甫才大而实,是造章台宫殿千门万户之手;李白才高而虚,是建清微天上五城十二楼之手。我的画笔可以纵横驰骋,若想凝炼,是需要约束野性的。如果由着性子“乱来”,“牵着云跑”,我顺手得很。而一旦要坚定不移,能弃能舍,我定力弱,总是念三挂四。控制,真的很难为;提炼,又不能刻舟求剑,这哪里是形式和技巧的外在功夫?唉,让我耐心地“老去”,细心地“渐于”,看看能不能够将自己艺术的“诗律”冗繁削尽,像春去夏至等待麦熟灌浆,自然天成。

        3

        这个月,我一直泡在这幅130×90cm的大画中。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枝动而百枝摇的绘画艺术,改一笔,笔笔要动,因为关系全变了。绘画就是反复调整、寻找,要胸无成竹才好,既有偶然效果之喜,可又不能放弃对必然的坚持。它这样迷人,像一艘探险之舟,不知将你载往何境。我时常幡然一惊:自己方才被吸进去了,不知此身此世,这感觉真是美妙,可见人更多的状态是背负桎梏而不自知的。画笔每一次的调动都是对自己的裁判:肯定,否定,再肯定,直至达到整体和谐才罢手。第二天一看,又不满意,于是再来。像这样子独掌生杀予夺大权,真有点无冕之王的气概了。我不惧流沙会将我埋没,我没有兴趣向流沙鞠躬邀宠。

        当代名利之风的轻狂,沙尘暴似的物质嘉年华,也许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戏剧吧,叫人哭啊笑啊都不对。我在读科克托访谈,他说:“这个时代,崇尚速度却又只喜欢心灵最迟钝的人和歌手。混淆诗与诗意,政治金钱至上。这样的时代,不可能让我倾心,而且,我也不具备这个时代倾心的东西。我能看见世界,但世人看不见我,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尝试着躲在安静的角落。”

        鸣哥,我虽然会心,却没他牛胆,把自己和时代各放天平的两端。对我来说,开掘自我的人是必须孤独的。孤独是我的庇护,是我的自由,是我隐形的双翼,即使有锥心之痛我也拥抱它。因此,我是更欣赏里尔克的,他那样固执顽强地保持人类感受力的纯洁,以及,爱和美。这是艺术,是终极的。

        4

        我决定将这幅画杀青,这一场纠缠太久,虽然练骨长筋,却也很累。内心不安状态下的痛苦和欢乐,使我疲劳不堪。我本来想画得简约些,没想到依其个性发展,完工后发现它是如此华美,叫人不能逼视。当然,这里面有了过去没有的凌厉的切割,不由分说的冲突,然而终究关押不住内在的蓬勃,既温婉又绝决的绚丽,在左右夹峙的几何色块中毫无畏惧地弹跳、绽放。我无法不杀青它,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既已瓜熟,就该蒂落。

        我常想,什么是美?美应该是不可丈量不可剪裁。美是一种气,一种意,一种情。托马斯·曼让自己的主人翁为了美而死于威尼斯。马勒的乐音流荡在那销魂蚀骨的河流上。拂之不见,掬之无着,“空里流霜不觉飞”,什么都没有,可什么都不能譬比它的存在。或许这就叫大美无言?从这个境界看这幅画,它太生硬了。我现在对确凿无疑的表达都会心生距离。因为,真理很单纯,但其前进之路却复杂异常。谁知道当真实变为非真实,而非真实又变成真实的过程,其中的遗失,添加、修改、杜撰等等究竟有多少?很多的时候,就像是外壳从坚果上脱落,人们误将外壳当作坚果,他们为外壳奋斗,而坚果早已滚远……这样可悲的人、事、情,我看得还少吗?

        写到这里,我清澈了解,接下来我会做什么了。是的。不必惊怪。我要立即去到画室,把这一个月搏斗得来的“成绩”毁掉。就像樵夫挥抡利斧把一根柴劈成两半那样干脆。我可不想追逐外壳。我要的是守住坚果──那个美丽丰润的内核。无论它明灭几回,都在所不辞。

        (作者原为南京人,著名散文家,现居台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