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高校的合并改革,催生了一大批合并类大学。合并高校的最大特点是多校区办学,各校区历史、文化各不相同。而合并高校要实现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和谐的校园文化凝心聚力。
平等协作,为和谐文化奠根基
合并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强化平等协作意识,恪守人本精神,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教师、学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激发全体教师、学生在文化创造与传承中的热情与潜能,减少摩擦,消除内耗,实现平稳过度、跨越发展。
一方面,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党、政、工、团、学各方面齐心协力,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充分发展。对于合并高校而言,如何平等地对待主校区与分校区的学生,如何保证分校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必须处理的一个现实课题。诚然,校区的空间距离无法弥合,硬件设施也无法做到绝对平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因此而无所作为。学校应在分校区的软件建设上下比较多的工夫,用软实力弥补硬差距,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实现育人之根本,为校园的和谐以及社会的稳定浇铸不竭的动力。
另一方面,办学以教师为本。合并类大学组建之初,由于教师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其文化背景和生活工作环境各不相同,面对合并形成的新的校园环境,难免产生比较复杂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合并高校更要强调平等意识和协作精神,理解但不顺应教职员工的“特殊”心理感受,做到新家庭、新起点,用人唯贤,一视同仁,突出“一校”、“大家”意识,强调在管理、教学、科研、学习面前人人平等。同时,各高校也要不断创造条件,充分保证教师的学习权益、工作权益和发展权益,切实营造重视人才、珍惜人才的环境氛围,不断提高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总之,以人为本,就应该树立一切为了人、围绕人、依靠人、凝聚人、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的人本理念,充分尊重老师和学生的价值和尊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和自身潜能,奠定和谐校园文化的牢实根基。
和而不同,为和谐文化铸精髓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真正的和谐校园文化追求的是“和而不同”,这种“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而是内在的和谐统一。合并高校铸就“和而不同”的文化品质,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消除文化“壁垒”中保留原有特色文化。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选择、凝练发展形成的,合并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各校区原有文化交流、冲突、调整、适应、提高的过程。也就是说,合并高校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消除校园文化“壁垒”,继承优秀文化“遗产”, 在追求“和”这样一个大前提下,合理地保留一些有特色的“异”,实现文化的更迭和创新,建设承前启后、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是合并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是在校区文化融合提升中形成新的文化特色。合并高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既要保留原有的特色文化,更要在新的起点与新的环境下开创新的文化特色。以合并促发展,关键不在于文化的融合,而在于各高校在整合原有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在吸收兄弟院校优秀文化的过程中,重建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个性的新的校园文化。
合并高校要从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必须开创新的办学思路,追求校园文化特色,打造自己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特色文体活动,甚至包括特色的物质文化,培养特色人才。拥有特色,铸就品牌,就等于抓住了和谐校园文化的主心骨。特色蕴藏着巨大的优势,而优势体现着强大的竞争力。精心确立和培育特色,进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合并高校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走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特色促和谐的道路,是和并高校真正实现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
(作者为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