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5月12日 星期三

    时空内爆——哲学科技观察者揭示的商业底层逻辑

    黄山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5月12日   18 版)

        《时空内爆:互联网商业的本质逻辑》,常政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常政是一位具有哲学气质的互联网商业研究学者,多年科技一线记者的经历,使得他的思考和写作总是有一种不自觉的重力和深度。

        2015年,他在欧洲做访问学者,曾发来他拜谒黑格尔墓地和马克思故居的照片,神情凝重,目光虔诚。回国后,他把这种哲学家的思辩和执着也印刻到了他的著作《时空内爆:互联网商业的本质逻辑》中。

        书的封面设计十分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时尚科技感。“时空内爆”四个黑体大字在书页的四角突兀地延展,延展的轨迹线内缩至书页中央,构成一个并不明显的同心圆的圆心,印着分成两行的烫金黑体字副标题:互联网商业的本质逻辑。书页下方有权威人士小字评语:这本书很烧脑,如果看懂了,会很受用。

        这书我读得很认真,并且做了细致的思维导图,梳理线索理解概念。很烧脑,很受用,部分也很难读懂!

        这是一本奇异的书,作者描述了时间和空间维度下文明的演化、商业迭代的本质、科技变革的逻辑、人类的命运走向、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揭示了时空特征是人类社会的隐秘编码,时空内爆是互联网商业的底层逻辑,勾画了“图灵脑”式的未来商业生态链,并预示了人类文化和价值观的重新塑造。

        本书的语言也有独特的“常式特色”。开篇伊始一串串专业名词和科技用语大面积扑面迎来,行文严谨晦涩,让你以为在翻黑格尔的《小逻辑》。硬着头皮啃下这几章哲学开胃餐,后面的内容居然行云流水文采斐然报告文学一般叙述了中国互联网二十多年的历史进程,文字晓畅明白,行文生动流丽。再后面,“云思维”“大数据”“工业人”“符号人”“超真实世界”“区块链”“伴侣机器人”“图灵地球脑”……这些脑洞大开的概念犹如科幻小说,让人疑惑又向往。最后一章是几位创业者的人物侧写,作者准确地传达出了他们的价值,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奋斗,我们见证变革,我们创造历史。

        语言是这个世界的建构者,人类因为拥有语言而自诩为世界上唯一的理性动物。常政先生的语言文字具有一种精确却感性的深刻力量。

        这是一部优秀的著作。这是一篇精彩的对话。

        问题1:时空内爆是什么意思?非常有科幻感呢。

        常政:我们正处在一个特别有“科幻感”的时代。它似乎正形成一个神秘、强大的能量网络反应堆,使得企业、个人置身于其间“成也倏忽、亡也倏忽”。记得10多年前,我采访过一些年轻创业者,他们常会悲观于创业的江湖已经被BAT(即:百度、阿里、腾讯)三家互联网巨头统治了,他们除了被傍BAT大腿(比如被并购)外,似乎已经别无他路。孰能想到,如今美团、今日头条等,正是从小团队起步,短短几年内迅速成为市值超千亿的新一代互联网巨头。对于个人也是如此,比如网红李子柒,原是一个农村姑娘,做过木工、服务员,后来靠经营淘宝店勉强谋生,但2015年开始拍摄美食短视频后迅速火了起来,到2020年个人品牌价值估值5个亿,甚至远超一些大中企业。

        另一面,我们也感觉“时代幸运儿”离自己的生活现实那么遥远,更多正如《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报道的那样,我们困在了新技术升级的全新羁绊里。这种羁绊也让我们困在了每周996和入不敷出的焦虑里……我们渴望辨清这个魔法般变化的世界,我们渴望踩准时代发展的鼓点,我们渴望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借助时代升级的助力带来命运的质变。

        时空内爆,就是对这种“能量网络反应堆”现象、原理的简洁概括。我发现,在如今互联网几乎全覆盖的社会环境,任何一个空间地点在一个碎片时间内,均可能快速汇聚来自全世界范围的社会资源。这意味着它极易发生一种“社会资源漩涡”效应——好比大海江流中的漩涡不断将周围物质卷入其中那样。而一旦这种“资源漩涡”落到了某个产品,或者某个人上,便诞生了“今日头条”、便成就了“李子柒”。形成这种“资源漩涡”的过程,称为“内爆”,它是现在流行词语“内卷”的反义词,代表资源高速优化聚合的状态。

        我们知道,江河漩涡形成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地势”造成的。那么,形成社会资源漩涡聚集、内爆是由有哪些“势”造成的呢?《时空内爆》从时空和人类文明进程、商业迭代的角度入手,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和理解框架。

        问题2:人在时代中被裹挟而去,顺着漩涡的方向,成为其一部分。李子柒在漩涡的中心吗?普通人是漩涡的助力吗?这漩涡,这内爆的时空,裹挟着时代中的人,成就其自身吗?

        常政:是的。但漩涡中心会动态变化的,成亡都倏忽。漩涡的助力,从大的范围看,来自信息系统里每一个普通人起心动念中的注意力赋能。这股时代大潮,将挟裹整个世界,在我们有能力完善其合理性之前,我们首先能做的便是拥抱变化,先让自己强大起来。

        问题3:书中提到了人类历史中的三个

        文明演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其中的逻辑联系和时空状态。这很自然会有新的一个问题产生,接替信息文明的下一个文明是什么,为什么?

        常政: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之后,我希望下一个文明是“生态文明”。它可以很好地整合前三大文明的优点,其特点是它能综合包容各种时空模式、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必一定要卷入追求技术、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节奏中,好比大自然中的生态系统(比如森林),不同物种可以有不同的时间节奏和生命周期,而它们综合在一起,又可以达到物质或能量传输和转化的某种均衡等……《时空内爆》第8章所采访的杨南征老师,他就是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包括他的管联网项目就是基于他对生态文明的思考来设计的。

        问题4:书中“云思维”和“图灵脑”的概念非常地超前科幻,我们生活中哪些场景有条件用到云思维?图灵脑在未来商业形态中将是什么具体形式?会不会产生新的工业革命?

        常政:云思维,应用到现在的互联网商业场景,通俗地讲是一种生态合作思维。由于存在时空内爆效应,互联网商业合作的维度和规模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传统商业里不太可能进行合作的人、企业、产业都有可能合作,生物领域的生态合作就是如此,羊、狼、草还有细菌,这些看似不可能合作的主体,从能量传输的角度,它们本质就在合作形成一个能量循环的共赢系统;从规模的角度,互联网商业合作的规模像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一样,可以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这也像生态圈一样,一个小池塘、小井可以是一个生态合作系统,整个地球也可以是一个生态系统。举一个特别简单的“云思维”应用例子,现在很多居民小区的便利店等,同时成为快递公司的快递包裹中转站。

        图灵脑定义了未来商业体系的内在结构,比如跨地域以及跨界的资源整合、基于感官的智能技术创新路径、去中心化的可信计算等,目前现实社会中的商业形体最接近它的是Facebook。它会诞生一波又一波的工业革命(取决于你定义的标准),但真正让人关心的问题,或者真正具有颠覆性意义甚至远超工业革命影响的一个未来是:它是否让“奇点”的预言成真,进化成一个具有“自主意识”的智能化经济体系?据我所知,目前人类的主流智慧还无法预判智能系统能否有、什么时候有“自主意识”。我希望不会产生,它会让未来变得复杂、不可控。

        问题5:你的书表示,人类将被算法统治,现实生活中,大数据的应用似乎正在验证这个预言。那么,人类该怎么办?

        常政:算法、大数据目前给人类的困扰,集中表现在隐私保护的问题。可以分两个层面来思考。首先,我们不妨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这个问题:人有没有隐私?中国古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古印度人提出一个如宇宙计算机那样记录人类一切言行、思想的“阿利耶识”。这些朴素的、直觉性判断都是在表明“人是没有隐私的”。而图灵脑这样的信息系统正在加速将这样的直觉转换为现实,我们仅从当前万物互联、卫星互联网的人类社会信息化全覆盖大趋势,已经能明白:如果将“隐私”定义为“避免他人或者系统知道自己的所言所行”,那么人类不可能有隐私。

        第二个层面,则是隐私和信用机制的滥用问题。首先认知层面,我们需要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建立新的数据和技术伦理标准、新的数据使用权力边界;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层面来保障隐私,用技术的手段(比如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等),确保调用某个算法时,必须遵守某个被用户授权的协议等。

        问题6:为什么采用哲学式的晦涩语言来写作?请详谈本书的语言特色和写作初衷。

        常政:曾经有读者朋友评价这本书风格象一串巴洛克式珍珠(项链)。它是由一颗颗风格迥异的珍珠链成:有新闻报道式的描述语句,有黑格尔式的哲学剖析,有佛教语词,还有表达作者个性情感的散文风格等。我认同这种判断,记得有个出身艺术世家的前辈读者,反馈说它的文本还特别象电影分镜头剧本,尤其是对创业者的访谈描写给人一种深度的空间沉浸感等。但这些并不是刻意的拼贴,都是我生命印记的自然展现:我做过多年的科技记者,多年来一直阅读哲学经典,也喜欢禅修,那些创业者访谈时的场景描写都是打动我的地方:记得我有次去采访企业信息化专家阿朱,在一咖啡馆聊当前21世纪信息文明的技术革命,突然发现不远处的段祺瑞执政府遗址,不正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文明在中国萌发时的建筑吗?一下子,历史与现实,文明和科技演进的交相辉映涌现于脑海……我把它们一一写了下来,当然我并不清楚是否用了“电影分镜头”式的写法,我能确知的就是它们的诞生非常自然。

        这本书的初衷,是2013年左右我想写一本移动互联网创业的书,但产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往往写着写着突然发现手头的案例已经过时了……于是我决心建立一个不那么容易过时的分析框架,也就是“时空内爆”理论,前后花了4年时间。我第一次完整地公开演讲这个概念理论,还是2020年12月,记得一位听众反馈说“这是我听到的非常新颖的角度”,这让我非常地欣慰。

        问题7:谈谈你未来的创作打算?下一本书将是什么?

        常政:接下来,我将会准备《时空内爆》的2.0升级版,“升级版”是打了引号的,它将不再仅仅表现为一本纸质的书,而是一个科技文化空间。或者说它将按照《时空内爆》所总结的一些理论法则来完成它自身升级\内爆:它首先将形成一个由热心读者构成的社群,由社群智慧来定义它的文化符号、功能和输出形态……比如,会输出一本讨论社群关注问题的书等等,总之《时空内爆》2.0开启的是这样一个旅程:寻找属于它自己的时代涡流。感兴趣参与或希望和我进一步交流的读者朋友可以联系这个邮箱:[email protected]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