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行诗的故乡在意大利,原本是配有固定曲调的一种民歌体,就像中国的根据固定的词牌而填写的词(长短句)。后来,十四行诗逐渐演变成诗人笔下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并且从意大利流传至欧洲各国,成为欧洲流行一时的格律诗体。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四行诗集,有意大利“桂冠诗人”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歌集》,英国诗人、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英国白朗宁夫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等。
中国的现代新诗诞生之后,有少数现代和当代的诗人,借鉴了西方十四行诗的句式和格律,用汉语创作了一些优美抒情的十四行诗,如戴望舒、冯至、卞之琳等诗人。
在儿童文学界,金波先生是第一位将十四行诗这种诗体引入儿童诗创作的诗人。他的那本获得过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儿童诗集《我们看海去》,就是一部格律严谨的抒情十四行诗集。有的评论家评价说:这些富有鲜明特色的十四行诗,在与以往儿童诗的世界保持一致的同时,在诗歌语言、体式方面的丰富多样性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十四行诗在汉语文化土壤中的生存与拓展奠定了基础。
在金波创作的十四行诗中,有三首像红宝石一样耀眼、堪称杰作的十四行诗的“组诗”:《献给母亲的花环》《献给爱的花环》《献给树的花环》。明天出版社的编辑们慧眼识珠,别出心裁,邀请优秀的画家参与创作,把这三个美丽夺目的十四行诗的“花环”,做成了三本美丽的、带有浓郁的抒情风格的图画书。
最优秀的原创图画书,一定会让小读者感受到最美的母语文字和最博大的情怀与意境。那么,这三本诗画俱美、妙手天成的图画书,可为最新的例子了。
这三首长诗,每一首都由14首十四行诗组成。如果你仔细阅读,还会惊奇地发现,每一首长诗的“尾声”,又是由每一首十四行诗的首句组成。而无论是内容的表达、感情的抒发、韵律的运用上,都是那么自然流畅、浑然一体,仿佛往复回环,一气呵成。
这种在形式上“衔头接尾”的诗,原本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因为全诗的韵律就像水井上的辘轳架一样旋转而下,所以被形象地命名为“辘轳体”。
金波先生把西方古老而典雅的十四行诗体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辘轳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抒情长诗的形式。不能不说,作为一位在艺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诗人,在追寻和攀登更高的艺术表现高度和难度的道路上,他再一次“高空弄险”,把这一手“独门秘籍”的诗歌语言功夫,发挥到了极致,使我们看到了儿童文学中极其少见的“文体之美”和丰富、神奇的母语之美。
大诗人歌德有一句名言:“巨匠总是在限制中表现自己。”金波也用这样一句话道出了自己对文字和音韵的敏感:“我的天性中,素来有渴求韵律的愿望。”金波的这三首长诗,正是在一重又一重诸如固定的体式、固定的行数和句式、严谨的格律和韵脚、最后还要“衔头接尾”等等“限制”中,尽情地发挥了他迷恋母语、“渴求韵律”的天性而精心构思、大显身手。所以我说,他的这三首作品,是真正的大匠运斤,显示了一种“鬼斧神工”般的艺术创造之美。
至于这三首诗所表达的内容、感情和主题,只要我们反复地诵读和吟咏几遍,就不难理解和体会。在抒情诗人的挚爱里,在汉语母语的光芒中,我们将聆听到他与自己最亲爱的母亲、与这个浩大的世界、与美丽的大自然、与四季的风雨和花草树木的娓娓交谈。
《献给母亲的花环》是一首充满了温情与柔情的母爱之歌。对妈妈的忆念和敬爱,对母爱的回味与礼赞,化作了缠绵悱恻、深情款款的感恩的诗篇。最细微的童年记忆和体验,也不再仅仅具有个人色彩,而变成了一种人类共同的、足以唤醒所有人的记忆和情感,具有普遍和永恒意味的文学内容。这首诗充满了母爱的温暖,让我们感受到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情怀。
《献给爱的花环》同样是一首使人荡气回肠的、传递着作家内心深处的诸多微妙体验的爱的诗篇。这首诗所吟唱和歌颂的是一种纯洁、真挚、恒久的人间大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在追寻崇高和纯洁的爱情的道路上的所忆、所思与所悟。因此,这首爱之歌同时也是一首智慧与哲理之诗,是一首献给生命和命运的心灵之歌。诗人说:“我的诗只能付诸东去的流水,它最知道我的歌应当献给谁。”我们不妨把诗中的这个“谁”,想象成诗人心目中的女神的化身、爱情的幻影——那是他的生命之光,他的灵魂之火,他心中的永恒的恋人。诗人精心编织的这个意象纷繁、情绪饱满和缠绵悱恻的十四行诗的花环,正是献给生命、献给爱情、献给命运、献给他心中的“永恒的恋人”的。
绿色的大自然,更是金波抒情诗中常见的题材和主题。大自然自身的美丽与和谐,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爱护之情和相互依存关系,大地上的花宴,大森林的风涛,人间四季的风声雨声……总是牵念在诗人的心中,也化作他笔下气象万千、色彩斑斓的文字。《献给树的花环》就是诗人向着美丽的绿色的大自然之心私语的长歌。
“我欣赏每一片树叶的绿色,/我思考每一棵大树的生活,/期盼树荫下和你重逢,/我们一起回忆悲伤和快乐。”这首长诗里的每一首、每一行,都像亮晶晶的林中水滴,却又滴水藏海,小中见大,闪烁着澄澈、明亮、丰盈的哲理的光芒。被树叶和花香浸染过的优美的诗的韵律,就像在春天的田野上奔腾的花溪、蜿蜒的小路,一路散发着温润、芬芳的励志精神,把我们引向辽阔和深远的地方。
古老的十四行诗诞生至今,至少已有八百年的历史了。而由维多利亚时代“欧洲插画三大师”:英国19世纪“水彩画女神”凯特·格林威,以及同时代的沃尔特·克兰、伦道夫·凯迪克一起推开的儿童图画书之门,至今也有三百年的时光了。古老、典雅、抒情的诗体与同样古老、典雅、抒情的插画相遇,数百年的童真与美丽,重新散发出了迷人的艺术芬芳。在诗人的挚爱里,在母语的光芒中,我们看到了人间最美丽的图画书。
近些年来,在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些练习题中,常常会看到一道有关综合素质的判断选择题:第一次将十四行诗体引入中国儿童诗创作领域的作家是谁?
这道练习题中提供的答案选项是:A.圣野,B.高洪波,C.徐鲁,D.金波。准确的答案是:D.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