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

    独处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 文摘报 》( 2021年11月13日   06 版)

        有学者给独处行为赋予了一个中性的定义:独处是一种内在的人格特征,它是个体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处于一种与他人没有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状态。在这种表述的基础之上,独处背后的原因和动机被分成了四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积极独处。对于有些人来说,独处是主动的选择。即便在日常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他们也会用一些时间来和自己相处、与自己对话,并通过这种方式思考个人的生活、工作或情感。简单来讲,这样的人并不孤单,独处是他们提升自我的方式。

        第二种,社交回避。与积极独处的人相反,真正有“社交恐惧”或者“社交焦虑”的人为了逃避社交场合、减少与人打交道,而选择独处。很显然,独处是他们社交回避带来的被动决定。

        第三种,孤僻。在多数人眼中,相比社交回避,孤僻可能更加严重。不少“社交恐惧”的人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练习逐渐改善,但孤僻更像一种人格特征或心理品质,这样的人很难与其他人保持正常的关系。

        第四种,孤独。孤独更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它通常是一种不快乐的体验,背后的原因是社交带来的感受低于预期。因此,对于孤独的人来说,独处并不快乐,也不会带来积极的帮助,但是糟糕的社交体验让他们不得不面对独处和孤独。

        不难看出,社交能力和体验是导致独处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对于孤独或社交回避类型的人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独处,与社交场景最大的不同就是看不到其他人的样子,也听不到声音,而这些都建立在人的感官之上。尤其是听觉,可能受到独处的多方面影响,并改变人的社交。

        独处在心理层面对人的社交习惯和能力的改变也许更大。长时间独处可能让人感到孤独,意味着整体认知能力的下降;而消极和抑郁情绪的认知增加,对于社会威胁的敏感性也随之增加,自我保护和自相矛盾的思维让人更倾向于逃避社交活动。

        (《解放日报》11.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