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是以一侧面神经所支配的肌群不自主、阵发性、无痛性抽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虽然对生命不构成威胁,但频繁地面部抽搐会影响容貌,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社交。
面肌痉挛患者发病早期多表现为眼轮匝肌(即眼周围肌肉群)间歇性抽搐,之后逐渐波及同侧的面部和口角,最终整个侧脸都会受牵连,呈现不随意地抽动,紧张、激动时症状加剧,单侧眼睛睁开困难,甚至难与他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只有平静或入睡后才会恢复正常。
目前,临床对面肌痉挛的治疗主要有口服药物、肉毒素注射和微血管减压术。
药物治疗可帮助60%~70%的患者缓解症状,适用于发病初期的轻型患者。但是用药只能暂时缓解或减轻病情,不能彻底治愈,且多有嗜睡、无力、眩晕等副作用。
肉毒素注射后持续有效期为3~4个月。肉毒素在体内逐步代谢后,复发在所难免。且随着病程延长及注射次数增多,其疗效也会逐渐“滑坡”。
微血管减压术是利用“隔离片”将责任血管与神经根分隔开,受压的神经被“解放”后,可最终达到消除面肌痉挛的目的。
面肌痉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面部保暖,不要用冷水洗脸;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如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跳舞等,可增强身体抵抗力;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少喝咖啡和浓茶,以免刺激神经而加重病情。
(《健康报》10.21 谢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