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8月07日 星期六

    古代城市如何排水减灾

    《 文摘报 》( 2021年08月07日   05 版)

        故宫螭首,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是主要的排水口。

        近日,河南江浙等多地因遭遇极端强降雨,出现严重灾情,受到广泛关注。其实,历史上北京地区也出现过局地强降雨导致的水灾。那么,古代城市如何防止“雨涝积潦”?以北京为例,历代朝廷均重视京城排水设施建设,并有衙署负责相关事务,以此防范水患。

        辽代北京成为陪都,金、元、明、清为都城,为此,历代政府极为重视北京的城市建设,其中包括城市排水系统及设施的构建,以确保京城汛期的安全。

        因北京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自辽代开始便呈现出向东南方向排水的总趋势,通过挖掘人工排洪沟渠、修建水关涵洞、疏浚河湖水道,因势利导地将城内雨水、污水排入城外的大河大渠,由此消除水患。

        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时,对京城的排水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在沿用部分元大都排水设施的同时,对街巷中的排水网络进行改进和完善。“各街俱有长沟”即每条胡同口都有排水的沟渠,既有明渠,也有暗渠。还修建了大明壕,又称河漕,俗称“大明沟”,即在北京城西半部开挖两条泄洪河。一条大致走向是北起今天的西直门内大街,南至佟麟阁路的西沟,沟水从南城根迤西下水关,汇入宣武门外护城河。另一条是今新华街至和平门内的东沟,沟水由宣武门迤东的白石桥下水关进入护城河。通过这两道南北走向的河道,把大量的城市雨水往南排入护城河,再通过三里河和南沟排到外城南护城河。

        到了清代,京城的排水系统总体上沿用了明代之制,从康熙初年到乾隆年间,又对京城的排水沟渠、水关时有修葺,增设了一些新的排水渠道,最主要是内城沿东西城墙内侧各开明沟一条,外城三里河以东从大石桥至广渠门内的明沟,以及崇文门东南横贯东西的花市街明沟,由此加大了京城的排水力度。

        清末及民初,因失于疏浚与修葺,京城的排水沟渠、水关多有毁坏或堵塞,有的被填平,修成街道。如今京城街巷中称“桥”“沟”“岔”“沿”“湾”“斜街”的地名,多与明清时期的排水沟渠有关。

        据《古代北京城市管理》载:清廷入主北京后,对于城市排水系统的管护十分重视,工部都水清吏司负责疏浚河道,分一年一次的“岁浚”与六年一次的“大浚”。工部另设值年河道沟渠处和督理街道厅,这两个衙门均有管理城区排水的职责。值年河道沟渠处设管理大臣四人,由工部、奉宸苑、步军统领等衙门各选派一名堂官(即正副职首长),经皇帝钦命后出任。其职守系“掌五城(外城)河道沟渠之事”,任期一年,年终奏请更代。

        在设置“掌五城河道沟渠之事”官职的同时,对京城内外排水沟渠的管理还“责任到人”,主要由五城兵马司负责,即按坊巷派专人分段进行巡查、管理,遇有沟渠堵塞、被毁,要及时上报,并组织人员疏通、修葺。

        由于北京的主汛期为每年的七八月份,所以明清时期的顺天府及工部,均将这一时段视为重点防范期,令宛平、大兴二县大小官员重点巡查雨势水情,及时上报。清廷还在宣武门内设立“积水标识”。只要积水达标,城守尉(门官)即可开城门向外城“泄洪”。

        除了官方重视城市排水减灾外,民间也参与城中河道的日常疏通和维护。一是京城的寺院以“奉纳香火钱”之名,雇人修葺、疏浚临近街巷的沟渠、水道。如护国寺、天宁寺、妙应寺(俗称“白塔寺”)、法源寺、柏林寺、隆福寺等在清代都曾参与临近街巷沟渠的疏浚、修葺。二是京城各善局(清末由开明士绅、退职官员等捐资组建的民间慈善机构)、水会(民间消防、救济组织)参与街巷沟渠的疏浚。三是京城一些大的商号、巨贾,也以“善资”的方式对临近街巷的沟渠进行修葺。据传,乾隆年间顺天府曾在宛平县和大兴县开展过“募集善资,修桥浚渠”“善助春掏,沟浚水畅”(即初春之时,把井盖打开,将里面淤积的烂泥挖出来,以备汛期来临,水流畅通)活动,京城有上百家商号、店铺纷纷捐钱、捐物,修建桥梁、疏浚沟渠,一时传为佳话。

        然而,清末实行“新政”,裁撤了值年河道沟渠处和督理街道衙门。加之清廷财力不足,投入京城沟渠、河道、水关管护、修葺的费用越来越少,最后排水问题变成了“无衙分司,无官主管”的地步,因此清末每遇大雨,京城水患频发,有“积水不知深,市井可网鱼”之叹。

        (《北京晚报》7.30 户力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