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合肥市区有3.5万名考生报名参加高考。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全城“大迁徙”的场景将不再出现。
合肥以往考点随机编排,高考考点和考生住家相距甚远的情况屡屡发生,由此给部分考生在交通、住宿、饮食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
今年4月14日,合肥市教育局发布一条重要公告,“合肥市教育考试院将在合肥市区设立分考区,实现高考考点就近安排。”“通过划分虚拟分考区,允许考生自主就近选择考区,这在全国都算首创。”合肥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陈毅红说。
炒热“高考房”
每年高考那两天,合肥可以说是一次全城的“大迁徙”。“去年合肥市区设有24个高考考点,每个考生都不知道会被分到哪个考点。”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三班主任马超说。
在绝大多数家长看来,要想避免这种“长途迁徙”,“高考房”是最为现实的不二选择。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确保一房在手。
吴女士称,去年自己的孩子参加高考,被分到离家20多公里外的考点。因为没有及时订房,考点附近的酒店全部满员。
吴女士一家三口只能选择“长途跋涉”。高考当天上午,吴女士一家三口5点半就起床,赶赴考场,中午没有办法回家,就在车上将就休息一下,午餐也只能吃外卖。
高考房成为刚需,由此导致部分考点附近的酒店取消折扣,有的酒店甚至翻倍涨价。心切的家长们只能早早“囤”起客房,时不时地还要与酒店联系,确保房间被留下来。
安徽省人大代表沈锦霞曾调研了解到,有位家长提前预订了9个考点附近的宾馆客房。客房价格也水涨船高,普通宾馆一天的价格可以轻松过千元。
“某宾馆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只有一张简陋的单人床和一个简单装修的洗手间,一晚上就要1300元。一些考点附近的小旅馆也人满为患。”
在很多考生家长看来,一房在手,也不能保证万事无忧:高考期间住酒店,孩子能不能睡得好?在酒店叫外卖,或是在外面小饭店吃快餐,食品安全能不能保障……
考区改革“箭在弦上”
早在2016年的安徽省两会上,安徽省人大代表沈锦霞就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就近划分考点,减少长途跨区域参考的情况发生,也减轻考生家长订酒店的经济负担。
据了解,按照教育部高考考务工作规定,高考考生的考场和座位号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以考区为单位随机编排,而合肥各区没有单独设立招生考试机构,这成了“分设考区”面临的最大制度障碍。
陈毅红坦言,没有设立区级招生考试机构是由特殊历史原因造成的。尽管合肥市下属的四县一市已各自设立考区,但是合肥市区只能作为单一考区——体量超大,且长期运行。
据陈毅红介绍,全国范围内,省会城市未设立区级招生考试机构的已属少数。从安徽16个地级市来看,目前芜湖、马鞍山等市也与合肥情况一样,出于同样的原因导致市区成为单一考区,但其考试人数与考区面积比合肥少很多,因而“长途跋涉”考试的矛盾不会显得突出。
不仅人大代表为此持续发声,家长也是格外关注。合肥市教育考试院高考科科长王彬说,2018年以来,随着合肥市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就近划分考区的呼声愈发强烈。“考试院每年都会接到100多起求助和建议电话,还有若干代表和委员的建议和提案。”
但是,打破单一考区,设立分考区,并非拍脑袋的决定,也非一蹴而就的过程。
从2017年开始,合肥市教育考试院先后前往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但是当时标准化考点建设尚未到位,硬件支撑不足。
“考生数量一直在增加,前几年,标准化考点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陈毅红介绍,为此教育部门规划建设新的标准化考点,并对听力设备、高清监控进行升级,培训考务人员。
2020年10月,高考报名之后,合肥市教育局就排好了时间计划,为划分考区作准备。当年12月,安排专项经费,招标引入技术公司,打造“合肥市教育考试院考务管理系统”。
经过几年的准备,目前,合肥市区的标准化考点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可以说,今年改革的时机、条件全部成熟!”陈毅红说。
好政策如何落地
今年年初,合肥市教育考试院制订的方案是,以考生就读学校划分分考区,进行考点的随机分配。3月8日,合肥市教育市考试院请来20位家长及班主任代表,座谈听取意见。没想到,有部分家长提出,即便被分在学校附近的考点,但是自己住家离学校很远,还是不方便。
陈毅红回忆,合肥市教育局决定再次优化考务管理平台,让考生拥有“自主选择权”——既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地,也能根据家庭居住地,自主选择考区。
最终,合肥市教育考试院通过数据分析和技术手段,以行政区为基础,将合肥市的单一考区分为4个“虚拟”分考区。
“我们还在分考区周边设立了部分标准化考点,作为应急使用,防止大量考生集中选择某一分考区。”王彬介绍,从考生后来的选择结果看,各考区人数相对均衡,基本符合预期。
为了让高考更加人性化,方便家长送考,合肥市教育局还规定,单一家庭(同一家庭中有多胞胎或兄弟姐妹同时参加考试)中报名科类相同的考生,可以在选择考区时申请编排到同一考点。
“今年有97对、194人来自‘单一家庭’,我们审核了数百份材料、图片,包括户口本、结婚证、亲子关系证明,就是防止有人‘钻空子’,确保公正公平。”王彬说。今年就近高考政策公布至今,合肥市教育考试院接到不少家长和老师打来的表扬电话。
“以往,教育改革新政出台,总会一小部分人表示不满意,众口难调,但这次就近安排高考的政策一出,几乎是一片叫好声。可以说,这项改革满足了所有考生家长的实际需求。”一位合肥教育界人士称赞道。
(《中国青年报》6.7 王磊 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