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创意点亮人生”的校训,坚持“传播正能量”的学院精神,将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深化思政育人引领力,努力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助力学生全面成长、高质量成才。学校荣获“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集体”。
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价值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价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思政育人内容、优化思政育人方法、拓展思政育人途径,多举措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召开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坚持问题导向,将思政理论课教学与传媒专业特色紧密融合,用艺术之美点亮思政之光,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使思政育人“有声有色”“入脑入心”“有点有面”;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丰富思政育人形式,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学校从资源利用、人际交往、自我管理等方面入手,开展历时1个月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帮助新生处理好与室友、同学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自律、自立等品质,以学习为主旋律,帮助新生融入班级,更快完成身份转变;将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办成强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围绕主体赛事开展各类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学校发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要载体作用,组建特色团队,在常德市石门县夹山镇、易家渡镇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趣味艺教课堂、心理健康系列电影展播、红色主题宣讲等工作,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实现乡村留守儿童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双线发展。
强化文化思政育人作用
学校着力强化文化思政育人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展示新时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凝心聚力、迎难而上的精神面貌,激发学生多维创意,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健康有为的状态成长成才。
学校开展以“朋心合力 共创We来”为主题的第三届心理卫生知识科普周活动,涵盖心理知识宣传、你画我猜、趣味障碍赛等系列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体成长、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潜移默化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扎实开展“5·25”心理健康节,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引导学生树立遇到问题及时调整、及时求助的意识;举行艺术分享会,通过读书分享的方式,引领学生提升人文素养,保持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实现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全面发展。
学校利用特色成长辅导室,开展制作“恋爱手册”、“logo”及吉祥物设计大赛、发放心理健康手册等形式多样的心理育人活动,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通过“学习减压二十六式”“压力气球”“心灵涂鸦 妙笔生花”等丰富多彩的减压活动,帮助学生释放负面情绪,教会学生评估风险、寻找机会,面对自我、认识自我、表达自我。
学校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发挥新媒体技术在思政育人中的作用,搭建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微博、校园号“四位一体”网络育人新格局,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网络思政工作时时处处事事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打造校园文化育人传播新面貌,实现网络育人全覆盖。心理短片《何为青年》获中国大学生在线校园行活动2023年“年度优秀内容”,校园网络通信站获2023年度“十佳校园通站”。
构建多元思政育人队伍
学校秉承“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扎实构建多元主体的思政育人队伍,多维发力、多方合作,激发思政育人“知、情、意、行”统一的巨大合力,用爱心引航,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学校定期组织召开二级学院心理专干例会,讨论团体心理督导、成长辅导室工作开展及普查回访等事项,心理健康教师群策群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与专业化;及时召开新生心理委员心理普查培训会议,确保对新生做到应测必测、科学测评;开展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规范培训,讲解心理咨询的初诊接待、特殊情况处理等内容,有效提升全体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的伦理素养和专业能力。
学校举办2024级心理朋辈辅导员理论培训,开展心理朋辈队伍素质拓展培训,从朋辈辅导员的人际沟通技巧入手,指导学生干部学会开展朋辈辅导工作,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积极发挥朋辈辅导队伍的作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要求班级心理委员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向辅导员汇报,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
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研的理念,以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为抓手,打造高水平课程建设团队,促进课程建设和“双师型”教师成长。组建多支队伍参加“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程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展现教师在课程思政育人、技能培养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取得优异的成绩。
(作者:任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