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现在‘三资’报账手续还麻烦吗?”
“精简多了!可以腾出手干更多工作了。”
近日,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甘江片区纪工委书记杨利华一大早便来到甘江镇弱漹村,对此前村组干部反映的“报账难”问题进行回访。刚进村财务室,报账员毛雁便招呼杨利华坐下,热络聊起近期工作情况。
2019年,针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等群众关心的“三资”监管难题,乐山建成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并同步建立村级财务审核记账中心。“三资”运行都在线上处理,“见账不见钱”,既减少“微腐败”发生,也比手工报账省时省力。
几年运行下来,一些基层干部发现,“三资”监管平台确实有效减轻了工作负担,但其报账程序依然烦琐,有待优化。6个月前,在甘江片区召开的“阳光问廉”坝坝会上,多名村组干部向杨利华反映了这一问题。
“杨书记,按照报账要求,要额外提供好几项资料,确实比较麻烦。”
“审核票据,不同人员审核要求不一,耽搁时间。”
“建立村级财务审核记账中心,初衷之一就是规范报账程序,减轻基层干部负担,怎么还给大家拖了后腿?”杨利华发现,村级公共运维项目、农村综合改革“一事一议”项目等事项,均存在类似问题。甘江片区纪工委将问题上报至夹江县纪委监委。
县纪委监委迅速组成工作专班,深入镇村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调研。他们发现,村级财务审核记账中心报账员更换频繁不利于沟通工作,报账资料过细不符合基层实际,这些问题影响基层工作质效。
“农村‘三资’需要监管,但不能因此增加大量烦琐环节,必须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针对收集到的问题,县纪委监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及镇(街道)进行会商,按照规范、透明、便捷的原则,对现行报账要求和所需材料逐一梳理研判,并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形成《夹江县村级财务报账资料及附件清单》,统一报账程序、精简所需资料。同时,召开村级财务管理培训会,指导相关单位按图索骥、对照推进。
“三资”报账手续“瘦身”后,村级公共运维费、机械租赁等支出类报账所需资料减少43项,平均缩减42.7%;出租发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收入类入账所需资料减少13项,平均缩减41.5%。
“再也不用为报一笔账而把村民们组织起来开会了。”毛雁过去每周要花2到3天在村级财务审核记账中心忙,现在1天就能办好报账业务。
目前,夹江县这一做法已在乐山全市范围内推开。腾出手来的干部们,有更多时间下“绣花”功夫服务群众谋发展了。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本报通讯员 刘星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