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24日 星期一

    【光明论坛】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作者:杜创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24日 02版)

      【光明论坛】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不断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这一讲话鼓舞人心,既体现了党和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又指明了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所应承担的使命。

      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内在要求。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非公有制经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关键是引导企业家履职尽责、勇当开路先锋。作为社会公众人物,民营企业家的一言一行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引导他们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意义重大。

      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是否有内生动力是关系其长远发展的关键。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企业自身能够明确方向、积极作为。只有自身的内在驱动力强,再加上外部政策的支持,才能形成正反馈循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是赓续先贤传统的具体体现。民营企业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近代以来,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民族资本和民营企业家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百年前,实业家张謇在创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发展公益事业,对当地乃至全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仍有必要继承和发扬先贤们奉献乡梓、回馈社会的优良传统,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功立业、增添力量。实干才能兴邦、笃行才可致远,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需立足当下、奋发有为。

      就当前来看,民营经济为我国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创新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应当成为民营企业家的自觉选择。如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突飞猛进,新业态、新模式也正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组织方式。新一代民营企业正成为自主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开拓进取、积极有为,不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新的生产要素组合,不断催生新行业新领域的颠覆式创新,引导企业提质增效,增强其内在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优化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好民营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推动民营企业制度规范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在与时俱进中具备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要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不断规范劳动、人才、知识、技术、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的使用、管理、保护机制,从而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生态,进一步助力其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在诚信守法上要坚持底线,以高标准、高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好局面。在参与市场活动中,要依法纳税,坚持质量底线,不偷工减料,不搞假冒伪劣等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民营企业家要树立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除了公益慈善,还有很多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对企业长远利益有助推作用的具体方式。例如,民营企业是创业就业的主体,为我国提供了大量城镇劳动力就业岗位。先富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更该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为创业就业搭建良好平台,进而扩宽群体的致富道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共富链条。此外,民营经济、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事业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增加全体居民福利,也能提高企业发展的长期收益,促进民营经济长远发展,在共同富裕的时代使命中责无旁贷、大有作为。

      (作者:杜创,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