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全国人大代表田代琳:

    为“出精品,出人才”架桥铺路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瑾雯 周仕兴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22日 02版)

      【代表委员履职记】

      刚一见面,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广西作协主席田代琳(笔名东西)就向记者介绍起了2024年广西文化亮点:“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在南宁成功举办,连续两届骏马奖广西均有3位作家登顶;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在南宁、桂林举行;《大山的女儿》喜摘第3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

      谈起缘何2024年广西文化绽放熠熠光彩,田代琳告诉记者:“不断创新的激励机制是广西文艺工作者创作的重要保障,使得文学、影视、美术、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等领域高歌猛进。”

      履职这一年,田代琳深入广西基层调研文化发展现状,收集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的意见,包括推动地方文艺创作扶持政策、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优化文艺工作者的权益保障等,所参与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议案被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采纳,并得到落实。

      他始终认为,文学事业要高质量发展,光有土壤还不够,一支高素质、高水准、高层次的文学“种子”作家梯队是关键。

      田代琳介绍,近年来,广西文艺加强对新文学组织、群体的引领,营造相互激励、彼此成就、薪火相传的创作氛围,常态化开展广西青年文学讲习班、广西青年作家高研班、《广西文学》改稿班,举办“漓江文学之夜”“花山诗会”“作家回家”活动,推进中国作协东盟文学交流中心建设等,不断积蓄广西文学的澎湃动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文化文艺工作的扶持力度、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为‘文学桂军’‘出精品,出人才’架桥铺路。一套‘组合拳’为广西文艺事业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充分激发创作激情和创造活力。”田代琳说。

      构筑广西文艺精品创作新高地,“文学桂军”步履不停。田代琳表示,利用好资源、创设好机制、涵养好生态,2025年,广西将启动新一批优秀文学作品戏剧影视转化计划,酝酿更多的“跨界”生长,同时加快步伐“走出去”,让更多的广西文艺作品出现在东盟各国乃至世界各地。

      (本报记者 王瑾雯 周仕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