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

    广东:醒狮舞出精气神

    作者:本报记者 雷爱侠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周园 徐燕婷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9日 13版)

        图为鹤山禧诚龙狮队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进行梅花桩舞狮表演。新华社发

      新年开工,在粤港澳各地,商家邀请醒狮队到店门前“采青”是一项重要传统。广州市白云区一家工厂门口的醒狮表演便是缩影,孩子们骑在大人肩上满怀期待,精美的狮头栩栩如生,舞者们随着锣鼓节奏,操控狮子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黄色狮子稳重大气,红色狮子热情奔放,奔跑腾跃间尽显活力。最精彩的“采青”环节,狮子与“青菜”斗智斗勇,表演者腾空咬“青”、吐“青”纳福,将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传递给现场每一个人,也将表演推向高潮。这种现象在广东随处可见。

      “隆咚隆咚隆咚锵,隆咚隆咚隆咚锵……”激昂的锣鼓声如同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莲塘村的热闹氛围。一支300余人的龙狮巡游队伍从这里浩浩荡荡地出发,拉开了“龙腾狮跃”贺新春·2025年全国龙狮大联动启动仪式巡游的精彩大幕,也让我们得以近距离领略广东醒狮的魅力。

      数十头醒狮组成气势磅礴的狮群,它们灵动活泼,跳跃、腾挪、闪扑、飞跃等动作一气呵成,每一个姿态都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两旁围观的孩子们兴奋不已,争着与“狮子”互动;市民们也被这热烈的氛围感染,喝彩声、掌声交织成一曲欢乐的乐章。由张槎街道15个村居,8个中小学、幼儿园以及佛山市禅城区龙狮龙舟运动协会共同组成多个方阵,构成巡游队伍。仪仗头牌大旗飘扬,一皇五将传统醒狮威风凛凛,八音锣鼓铿锵有力,粤剧武术精彩纷呈,全方位展示着醒狮文化的独特魅力。澳门佛山张槎海外联谊会会长招帼丽感慨,离开家乡40多年,这次回来看到龙狮表演如此精彩,龙狮文化在中小学得以传承,非常骄傲,“期待家乡龙狮越来越好”。

      佛山作为醒狮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醒狮由唐代宫廷狮子舞演变而来,随着中原移民南迁传入岭南地区,在明代正式成型。它融合武术、舞蹈、音乐等多种元素,是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2006年,狮舞(广东醒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彩扎(佛山狮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足以证明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目光聚焦活动现场,传统非遗民俗表演轮番上演。《龙腾狮跃》尽显醒狮的灵动与力量,三圣狮·狮剧《百万军中救阿斗》讲述着经典故事,武术表演《鸿胜武学世代传》展现出刚劲有力的武术功底,侗族大歌《蝉之歌》带来别样的民族风情。

      在2025年全国龙狮大联动的珠海分会场,传统醒狮“刘关张”拜三庙仪式庄重而热烈。醒狮分别化身刘备、关羽、张飞,在激昂锣鼓声中完成拜庙仪式,祈求新的一年鸿运当头、五谷丰登。来自珠港澳三地的40多支龙狮队伍齐聚一堂,各展风采。

      像“香港国际白鹤派张国华国术总会”这样拥有近百年传统武术与醒狮历史的老牌队伍,以及有着70多年历史的澳门忠信体育会、澳门鸿威文娱体育会等,都让非遗在交流中绽放光彩。现场,高桩狮挑战极限,在高桩间闪转腾挪,扣人心弦;地狮灵动俏皮、憨态可掬,让观众沉浸在浓郁的民俗氛围中。澳门游客文女士称赞活动高度还原岭南上元佳节习俗,满心期许新的一年如意好运。

      广东醒狮不仅在国内备受喜爱,在海外也有大量拥趸。在海外念书的小罗告诉记者,在国外唐人街看到醒狮表演,心中满是激动,因为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符号,更成为海外游子与祖国沟通的情感桥梁。广东醒狮以其独特魅力,舞出了精气神,成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让人们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本报记者 雷爱侠 吴春燕 本报通讯员 周园 徐燕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