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8日 星期二

    跑好科创竞速赛、耐力赛

    讲述人: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党委书记 常晓昕

    作者:本报记者 尚杰 王冰雅 本报通讯员 仇国贤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8日 05版)

      【一线讲述】

      我们兰州化工研究中心是扎根兰州、伴随兰州共同成长的一个科研机构。近些年,我们一批高精尖科研成果在兰州就地转化,带动了产业升级,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石化产业是兰州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已经成长为基本覆盖石油化工全产业链各领域、有着完整装备体系的国内重要的石油化工综合性研究单位之一。

      这几年,面对国际竞争和国内市场的挑战,我们围绕产业和地方所需,立足新材料、新技术、新领域、新赛道,依托发展新动能、自主创新的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去年年底,由我们中心参与研发的茂金属催化剂PME-18,在兰州石化年产30万吨的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上,成功完成了长周期工业应用测试,极大推动了中国自主茂金属聚乙烯产业发展。茂金属聚乙烯在业界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聚烯烃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而催化剂的制备,则是生产茂金属聚乙烯过程中的核心技术。

      近5年来,我们在聚烯烃材料领域,立足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一流技术,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先后承担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现场实验项目、超洁净聚烯烃策源地等重大项目十余项。开发出医用、车用等50余个牌号的高附加值聚丙烯新产品,其中38个牌号在兰州石化、庆阳石化、宁夏石化等聚丙烯装置实现工业转化,中试技术转化率超过75%。

      “十四五”以来,我们还瞄准合成橡胶新材料发力,率先在国内完成了“羧基丁腈橡胶”的研发与生产,完成橡塑改性用6个中试新产品的开发,并助力企业实现10多个新技术、新产品的落地转化,成功开发出年产12万吨溶聚丁苯橡胶成套技术,抢占合成橡胶新材料的“制高点”。

      当下兰州步入快速发展期,需要科研机构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特别是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上生产线、形成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中高端,跑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场竞速赛、耐力赛。

      我们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将聚焦兰州所需、发挥自己所能,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科研论文写在陇原大地,让更多科研项目在兰州开花结果,为做大做强兰州石油化工产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尚杰、王冰雅 本报通讯员仇国贤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