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7日 星期一

    河北:“共享智造”助力特色产业集群向新而行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李傲 胡洪月 《光明日报》( 2025年02月17日 10版)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关键。河北省的特色产业集群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成本逐年上升、利润空间趋窄、质量效益不高等一直是制约河北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难题。

      2024年,《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行动方案》出台,在全国率先推进“共享智造”,通过建设共享平台、共享车间、共享工厂、共享载体,让中小企业抱团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型升级。同年,河北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总数居全国第二。

      如何使“共享智造”赋能特色产业集群,助其向新而行?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依托共享工厂 助推企业产业化

      近日,记者走进河北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自主研发的助浴机器人。

      “依托共享工厂的先进设备,生产的配件精度高,我们的助浴机器人成功实现迭代,不仅节省了建实验室、产线的大量投入,还大大缩短了时间。”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浩田说。

      “我们以‘共享智造’的方式,让许多不具备生产能力的机器人中小企业实现了产业化。”河北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负责人王孟昭介绍。

      共享工厂能针对机器人中小企业首台套产品制造、高校科研院所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样机试制、成熟机器人企业非标零部件加工,提供技术、采购、设备、仓储、物流、售后等全流程共享服务。公司成立一年来,已服务企业130余家,新增产值超亿元。

      王孟昭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共享智造”专项研究基金,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共享智造”相关研究项目,鼓励集群企业积极参与到“共享智造”中来。

      唐山机器人共享智能制造工厂、无极绿色共享门业智能制造工厂、清河羊绒针织数字化共享工厂……目前,河北已打造3个省级共享工厂标杆,60个特色产业集群的95家企业探索开展“共享智造”,生产成本降低8%至10%。

    瞄准共性需求 建立协同创新平台

      衡水市安平县是全球最大的丝网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全县拥有丝网企业1.3万余家,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河北首个千亿级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安平的丝网企业数量虽多,但企业单体规模较小,产品同质化严重。”在河北省丝网产业协会会长梁畔逢看来,科技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制约了当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020年,安平成立河北省丝网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共性需求,全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2022年,网都河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建立起集智能化焊接、检验检测、品牌推广于一体的“共享智造”创新平台,为全县丝网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战略咨询等服务。截至目前,网都公司为当地引进高端人才团队26个,服务丝网企业1500余家,研发改进丝网产品10余种。

      如何推动特色产业集群提档升级,是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炳烛一直思考的问题。

      “瞄准产业集群企业共性需求,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可以大大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张炳烛建议,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通过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构建“企业集聚+平台赋能+应用驱动+群体突破”的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新模式。

    强化产学研用协作 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

      2024年,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开展河北科技成果对接直通车(冀企入京高校行)系列活动,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与优势特色产业有关企业进行了对接。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是提升特色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沧州市科技局局长张晓明说,应引导研发检测机构、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持续深化协作,建设共享车间、共享平台、共享园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

      王孟昭建议,强化产学研用协作,引导高校开设与“共享智造”相关的交叉学科课程,整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资源,促进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经验。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本报通讯员 李傲 胡洪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